作者:张冬方
欧盟的贸易反制措施需要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同意,欧盟始终希望能以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慢一拍在于留余地,留下谈判时间。
特朗普用全面关税一度让全世界陷入了混乱。而一周之后,特朗普又对“服软”75国的关税加征暂停90日,与此同时,对“硬碰硬”的中国关税加征至125%,加上此前的20%,总共145%。包括欧盟在内的各国各地区松了一口气,原来特朗普追击的终极敌人是中国,其他国都是陪跑者。
说到服软,用特朗普式语言,那就是拍马屁、跪地求饶。特朗普公开炫耀,“我告诉你们,这些国家正在给我们打电话,拍我马屁”,“他们迫切地想达成协议。‘先生,求求你,达成协议吧。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在特朗普的幻想中,最好的局面就是所有人都跪在他的面前,臣服于他的威严和权力。
但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中国身上。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称,“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而特朗普对自己关税措施的注解则是,“不能报复,若报复,将加倍还击。” 4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和中国的硬碰硬相比,欧盟显得就像隐身人。当特朗普于2日公布包括对欧盟20%关税的全面关税时,欧委会做出了回应,当仅止于“我们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却没有说到底准备了什么。
而此前的3月12日,特朗普对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的25%关税生效几小时之后,欧委会迅速宣布了反制措施,这让特朗普很生气。1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欧盟是世界上最具敌意和最滥用税收和关税的机构之一,其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占美国的便宜。它刚刚对威士忌征收了恶劣的50%关税。如果不立即取消这一关税,美国将很快对来自法国和其他欧盟代表国家的所有葡萄酒、香槟和酒精产品征收200% 的关税。这有将有利于美国的葡萄酒和香槟企业。”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媒体采访中,对特朗普发出200%关税威胁做出了回应。他表示,与美国进行针锋相对上调关税的欧盟和加拿大“不尊重”特朗普,而特朗普已经对此感到厌倦。“如果你让他不高兴了,他就会做出不高兴的回应。” 他同时称英国和墨西哥的反应却“务实”、“深思熟虑”。
有了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的教诲,欧盟这次保持了相对克制。
但其实,就在4月9日美国对欧盟和数十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生效的当天,欧盟成员国通过了对价值近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反制措施,该措施分为三部曲,4月15日实施涉及39亿欧元贸易的措施,5月16日将再实施135亿欧元的措施,12月1日将实施最后一轮35亿欧元的措施。不过,欧盟的报复是慢了一拍的报复。该“三部曲”其实是应对特朗普3月中生效的钢铝关税,而不是对等关税。
欧盟的慢节奏源于两个原因,首先与欧盟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有关,贸易反制措施需要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同意,注定了决策需要更长的时间,也向来面临不同的利益博弈。为回应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欧员会原计划对价值高达260亿欧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加征收关税,并于3月中制定了一份产品清单,而由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施压,乳制品和波旁威士忌等从报复清单中被移除。其次,特朗普再咄咄逼人,欧盟始终希望能以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慢一拍在于留余地,留下谈判时间。即使在欧盟的武器库里,还有“反胁迫工具”和打击美国科技公司的措施,但欧盟不想与美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在9日欧盟国在反制措施达成共识之后,欧委会在一份声明中称, “如果美国同意达成公平平衡的谈判结果,这些反措施可以随时停止。”
而在此前的7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向美国提出了“零对零”关税方案,即欧盟愿意将欧盟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和工业品的关税降至零。然而,特朗普拒绝了这一方案,并称欧盟必须承诺购买价值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当然,即使是慢一拍的报复和选择性报复,也是报复,而且是精心设计的报复。根据媒体 POLITICO统计和分析,欧盟关税措施将对美国红州(支持共和党的州)价值高达 135 亿美元的出口造成冲击。比如报复清单上头号目标大豆。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在2024年,美国向欧盟出口价值24亿美元的大豆当中,其中的21亿美元出口来自支持特朗普的州。欧盟准备精准打击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以期打到特朗普的痛处。
然而,几小时之后,特朗普对“服软”的75国的关税加征暂停90日,与此同时,对中国关税加征至125%。而特朗普对所谓的“服软”网开一面,不能理解为对原本宣布了报复措施的欧盟的服软,甚至,特朗普可能都没有注意到欧盟宣布了反制措施,特朗普的暂停其实是为对外部强烈反弹、市场剧烈动荡的“服软”,而对中国的最高级强硬,也掩盖了这种“服软”。
一天之后,欧盟宣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暂停90天,欧委会称“我们想给协商一个机会”。欧委会发言人称,欧委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4月14日再次前往华盛顿,寻求谈判,这是他去年12月上任以来的第三次赴美。
在服软和硬碰硬之间,欧盟更接近服软。然而,欧盟暂时松一口气也只能是暂时的,鉴于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进入新高度,欧盟将再次面临选边站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