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彪
01 引言
时隔7年后,韩国政府宣布废除之前的禁令。重新允许加密资产相关企业申请风险投资资金。这对韩国加密资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禁令的解除,不得不感谢一个人。韩国甘地李在明总统。除了这次对加密资产投资领域禁令的解除,在去年12月份也是李在明总统,带领韩国民众一起解除了荒唐至极的戒严令。10个月后的今天,再回想起,那夜首尔光华门前的那场政治闹剧,谁也没能想到,日后竟然会催生出全世界最为激进的加密货币政策,《数字资产基本法》(Digital Asset Basic Act。从一定程度来讲,没有那晚的戒严令,就没有总统李在明,没有总统李在明,就没有如今对加密资产企业申请VC的解禁。此次颁布的《数字资产基本法》对韩国金融界有哪些影响?对中国政府对待加密资产领域的政策决策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意义?
02 韩国背景回顾
在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下,加密资产现在韩国的发展现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韩国是全球第13大经济体。2025年韩国名义GDP约为1.79万亿美元,在亚洲排名第4,仅次于中国、日本和印度。但是在民众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度度、参与度上都遥遥领先于中、日、印三国。目前为止韩国持有加密货币账号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600万,首次超过本国股票投资者的数量。我们要知道韩国总人口数只有5000万。也就是这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参与币圈的交易。
03 国民炒币原因
造成韩国全民炒币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个人认为,除了韩国在加密领域技术上的成熟之外,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近些年社会结构的变化。失业率、老龄化、人口增长率等问题,已经成为这个属于的社会的顽疾。基金、股票等传统投资回报微薄,房地产难以负担,在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国家养老金体系的长期可持续性也存在疑问。整个社会已经相对固化,几乎没有其他创造财富途径。进而炒币成了韩国投资者的必选项。
04 对比中国现状
比对如今韩国社会结构的现状,中国现状的表现又如何呢?
在人口结构上来看,虽然韩国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但是中国也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特别是经过几年的疫情防控,国家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将面临者更大的挑战。此外,从近些年中国和韩国的存款利息的相比来看,整体上韩国定期存款利率相对中国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略高。2024年根据中国银行2024年10月1日发布的个人存款挂牌利率,韩元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00%、2.20%、2.30%、2.40%,而人民币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00%、1.05%、1.10%、1.20%,韩国定期存款利率明显高于中国。今年虽然目前暂无全面的官方整体数据,但是根据黑马号信息,2025年韩国定期存款年息约1.2%,参考2024年情况,预计韩国定期存款利率仍可能高于中国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
05 颁布法案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投资者,特别是30-50岁之间的投资者。早已将加密资产视为必不可少的金融基础设施。李在明政府也顺势而为,对加密货币采取了宽松政策。笔者认为中国政府松绑加密货币交易也指日可待。那么决定加密货币交易在中国合法发生,中韩两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对投机、洗钱、资本外流的担忧。
韩国政府此次制定的加密货币议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防止韩国财产通过USDT或者USDC等以美元计价的数字资产流向国外。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向海外转移的数字资产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通过稳定币流出的占了47.3%。此次施行的《数字资产基本法》为韩国企业发行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构建了监管框架。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进入稳定币市场的门槛。
那么推行韩元稳定币真的可以阻止资本外流吗?
李在明政府推行韩元稳定比策略,并非行政干预韩国投资者买卖交易以美元计价的数字资产。而是要武装本国力量,和USDT和USDC在正面战场上公开竞争。韩国通过提供其在可编程性、去中心化金融接入、全天候交易上的优势,且无需进行货币兑换,来减少本国投资者对美元稳定币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能将金融基础设施留在韩国国内,手续费、托管服务等都流向韩国机构,而非Circle或Tether。这是一种行为引导,而非行政上的资本管制,它让韩元计价的选择更加便捷,同时将金融运作置于韩国监管之下。
06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中国政府基于对资本外流和外汇管制的担忧,长期以来就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保持这消极态度。特别是2021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更是几乎全盘否定了加密资产交易的合法性。然而通过近几年的观望和研究,中国政府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在今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将稳定币以及数字货币合作纳入了讨论议题。但并非是允许个人随意参与数字货币的投资,而是在合规框架内探索相关技术的应用。
多年前,韩国政府对待这个新型领域,也是采取限制措施,禁止企业、机构和金融公司开设加密货币交易所账户。不过当时还是允许个人使用经过验证的实名账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机构和企业账户则是被禁止,银行也面临严格的合规义务。过了几年,韩国政府才批准非营利组织和部分公共机构现通过捐赠或扣押获得的加密货币变现,但是必须使用经过验证的韩元实名交易所账户,并设立内部审核委员会。
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有个过程。目前总体上,中国对人民币稳定币的态度是“内地严禁、香港规范试点”,整体基于维护金融主权与稳定的考量,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具体如下:
内地严禁:根据2021年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境外稳定币如泰达币(USDT)等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性质一致,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一禁令覆盖境外稳定币在境内的全链条活动,包括禁止交易、兑换,严禁境外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切断金融机构与稳定币业务的连接等。同时,境内企业发行稳定币也被严格禁止,属于“非法发行代币票券”,相关业务活动是非法金融活动,为发行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等中介服务也在禁止之列。
香港规范试点:香港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条例》,实行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制度,要求发行人具备不低于2500万港元的实缴股本,维持100%高质量流动资产储备,并接受独立托管与每日审计。京东币链等企业已进入沙盒测试阶段,试点场景涵盖跨境支付等领域。但香港稳定币业务设有“境内防火墙”,禁止持牌发行人向内地居民提供服务,其发行的稳定币也不得在境内流通。
这种“离岸试点、境内严管”的模式,既为中国探索稳定币监管积累经验,又有效隔离了创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同时,通过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等举措,中国正以主动布局应对全球数字金融竞争,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07 结语
李在明政府此次推出的加密货币政策策略,其成效将对全球,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经济体产生重要影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加密资产领域的政策探索,将始终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