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推特@TakoProtocol
感谢大家对在 Tako 客户端上刚刚结束的 @VitalikButerin 中文文字访谈的关注!Vitalik 在整个AMA活动期间非常用心地回答了Mable 和社区的问题。我们根据讨论的话题,分类整理了全部AMA内容。
话题包括:
以太坊的过去和未来
关于二层网络
以太坊的组织问题
去中心化社交、隐私与治理
Vitalik 的一些世界观
同时也再次感谢 @Mable_Jiang 和 @BlockBeatsAsia 对本次 AMA 的全程大力支持!
以太坊的过去和未来
问题一
Mable:
我想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2025年的2月再来问一遍是很有意义的。
在你心目中,今天的以太坊应该是更接近比特币的存在还是世界计算机的存在?
你在先前X post中提到,许多对 ETH 持负面看法的人其实只是短期投机者,他们的挫败情绪几乎无法为 ETH 社区带来任何建设性帮助。然而不少OG ETH-Maxi的阵营中,也有不少人高调宣传“ETH is money”的理念(例如作为 ETH Maxis 以太坊最大主义媒体的 Bankless),并把 ETH 与 BTC 相提并论,认为它是另一种有竞争力的数字货币形态(甚至可能是更好的货币形态)。
对于 ETH 的未来采用,你所设想的终极叙事是什么?
Vitalik:
我认为这两个思维方式是互相兼容的。
如果你需要分辨哪些区块链是 “真正去中心化”, 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如果他的基金会消失了,链能活下去吗?我有感觉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能很明确回答:当然能. 以太坊大部分的开发是基金会之外,客户端的团队都有独立的商业模型,现在很多研究者不在基金会里面,除了devcon之外几乎所有活动是独立的
到达这个阶段很难。5年前以太坊还没有这样。
放弃这些优点为了追求TPS(吞吐量)是很大的错误,因为总是能有新的链出来,突然有比你还更高的TPS。但是去中心化和韧性是宝贵的,很少区块链有。
这些特点有利于做一个有长期价值的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有好的世界计算机。但是世界计算机也需要解决扩容问题。“世界计算机” 的意思并不是 “可以同时支撑每个全世界的应用的计算机“, 而是 ”世界的应用可以互相操作的地方“。 高性能计算可以放在L2, 这个没问题。但是这个角色还是需要L1 有足够的规模, 具体的细节可以看在我最近写的一个文章: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5/02/14/l1scaling.html
ETH 就是世界的应用(包括金融,也包括其他的,比如ENS等等)适合之间用的数字资产。ETH也不需要每一个交易放在L1,但是需要有足够的吞吐量为了让任何想要用L1的人至少偶尔能用L1.
所以这里这两个方向也是兼容的:帮助以太坊做到更好的世界计算机的特性也是让ETH做更好的数字货币的特点。
问题二
Mable:
鼓励更多开发者加入以太坊、激励和留存已有的开发者(相比于一些新的L1 甚至L2 比较丰厚的开发者激励,以太坊肯定是有更复杂的处境),会是目前的优先级么?
加速网络去中心化、提高可拓展性、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应用,在这3个方面,你觉得哪一个是目前以太坊优先级最高的?
Vitalik:
这里其实我们需要找办法同时解决三个问题:
吸引更多开发者
鼓励开发者开发的应用更多是开源的,安全的,符合公开标准,有长期价值的,等等
在解决 (2) 的过程中,避免生态变成封闭圈子的情况 (“我们是一条战线的因为我们是开发者的好朋友" 那种现象)
所以我最近说 Ethereum 的对齐,应该是技术游戏, 不是社交游戏。
我想强盗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现在在去中心化这个方面,最迫切的中心化问题很多时候不是L1的问题,而是 L2或者钱包或者应用的问题。所以整个生态需要一起努力同时扩大和吸引新的开发者和在这些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的方面进步
我们可以帮助实现这种情况有几个方法:
教育,让开发者更容易知道区块链是为什么,什么应该在链上,什么不应该在链上,在区块链的领域需要关心什么,等等
如果一些区块链特色的技术的部分对应用的开发者太难了,基金会可以自己做,这样让开发者更容易结合。比如zk的程序语言,还有a16z的helios,等等
给开发者清楚的标准。比如,如果你做以太坊的客户端,有很多tests, 你可以自己跑tests, 看看你的客户端能不能pass。如果你做L2, 有l2beat的stage 1, stage 2 等等的框架。这种应该也给zk的应用,钱包,等等。
问题三
@Anon_tako:
你认为以太坊的成功最终应该用什么来衡量——是技术上的突破、用户采用的广度,还是它对社会平等和权力分配的影响?
Vitalik:
现在用户采用的广度最重要。技术突破已经有:零知识证明, 共识算法,虚拟机,等等。用户采用已经有,但是受到最多关注的采用是那些一天之内跌 97% 的 memecoin(我这里不反对所有 memecoin,我反正是 DOGE 的早期买家,但是现在的这种是完全另外一个类型)。
我觉得我们需要的应用应该通过 3 个测试:
你能想像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实际上愿意用?就是说,理论上有意思(去中心化 uber! 好棒!)和实际上能用的区别
能赚钱吗?如果赚不了钱,很难把应用做到最高标准的质量
如果你不是用户,也不是投资者,你会开心知道这个东西存在吗?就是说,有没有对世界的真正价值
同时三个都通过很难,可能只有支付和价值储存应用,有可能预测市场,现在通过了。我们需要再加 10 个成功的例子。
问题四
@Anon_tako:
据说推出 Beacon Chain 的原因之一是因为 Casper 分片。在我个人看来,创建 Beacon Chain 的决定是以太坊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然而,看上去像 DAO 分叉或上海攻击(Shanghai attacks)这样的事件反而得到了更多关注。(也可能是我没看到相关讨论,如果有的话,请求提供链接)想问问 Vitalik:
Beacon Chain 的决定是在什么时候做出的?是 2018 年吗?
当时的情况如何?这是一个全体一致的决定,还是存在争议?
当时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把 eth1 升级为 PoS,而不是新建 Beacon Chain?
Vitalik:
我的感觉是,DAO 分岔之后,以太坊社区里很少人反对搬到 PoS,大家认为这个已经是决定的。一开始有更多很反对 PoS 的人,但是反对 PoS 和反对 DAO 分岔高度相关,所以 DAO 分岔之后他们大部分搬到 ETC 了。2016 年后,至少在核心开发者群里,我没有听到任何核心开发者提出我们应该取消,做永久 PoW 的链。
做 Beacon chain 的决定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做全新的共识算法,以太坊搬到这个共识算法之前,我们应该先给它机会跑一段时间,保证没有很明显的漏洞或者问题。所以我们决定了把 PoS 链做成独立的链,让他先自己跑,然后吧这个链和现有的以太坊合并起来,这样降低风险。这个决定是大概 2018 年夏天的时候做的,我们之前也思考了其他的路线图,比如 PoW -> hybrid PoS -> PoS,最后我们决定了先开个独立 Beacon chain 更简单更安全。
问题五
@Anon_tako:
如今的 Vitalik 已经长出了金爪和银鳞,从屠龙少年变成了龙。在以太坊挖矿时期还是民主共识,但现在 V 的管理体系来说是独裁专制的管理模式。转到 POS 后,更是变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怀疑背着大伙偷偷入党了?
Vitalik:
PoW只能短期是民主的。因为总是有规模经济,更大的矿工的效率更高,所以长时间后会越来越中心化
我觉得我们PoS之前没有ASIC大可能就是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有计划搬到PoS,所以没有人做了ASIC。如果我们是从第一天宣言我们是永远PoW的,大可能2016-19年之间ASIC都会出来,除非我们一直每年做了分岔改算法,但是这样也中心化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方法,化7年的时间用PoW做distribution,然后搬到PoS,是最好的
PoS 有自己的公平:你有10倍更多钱,你就能生产10倍更多区块。在ASIC PoW里,有规模经济,可能10倍更多钱 = 11 倍更多区块。
还有一点是:PoS 在以太坊并不是治理方式。以太币持有者没有权利选择那些EIP放在下一个分岔,等等。如果我们用了PoS做这种决定,那确实会太富豪主义的。
问题六
社区问题:
能系统的从各方面详细讲讲如何加速Ethereum的开发吗?eth十年了,一年一次更新,感觉开发进度很慢,需要极大地加速。 eth/acc
Vitalik:
现在主要的目标是提高blobs的数量,这里有:
pectra, 提高blob target从3到6
fusaka, 加peerdas, 再提高blob target
2026和2027年继续优化peerdas
加2D 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 再提高blob target
也有提高L1 gas limit的路线图,但是这个更复杂,比如delayed execution, statelessness等等。
问题七
Mable:
EIP-1559 你认为目前是否算实现了理想中的动态平衡设计?关于社区里那些以太坊网络通胀下调的提案/思路以及希望达成的目标,你个人的看法是什么?
Vitalik:
我觉得 EIP-1559 是被很多人误解的。主要的目标不是消耗以太币,而是提高市场的效率。EIP-1559 之前,你发了一个交易有时候需要等 1-15 分钟等这个交易被确认,现在交易几乎每次 1-2 区块之内会被确认。
这个机制完全成功了,所以我们现在思考一些优化,比如 multidimensional gas ( 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7706),还有这种机制 https://x.com/VitalikButerin/status/1889013890291318838
问题八
@Anon_tako:
在 Web3 生态系统中,一些项目会实施大型激励计划,例如「Odyssey」任务,以吸引大量用户。最近像 Bera Chain 和 Story Protocol 这样的项目就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测试网活动,看起来似乎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用户参与。然而,代币上线后,实际活跃用户却显著减少,通常不到一千人。这种差异令人担忧:究竟有多少用户是真正参与,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激励而加入?同时,这也可能导致项目方在统计数据上产生误导性结论。鉴于您对去中心化及真实社区建设的重视,您如何看待此类做法?您认为,单纯地追求庞大的用户数量——不管这些用户是否真正活跃——是否符合 Web3 的本质精神?或者说,项目更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一个相对较小、但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以确保可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采用?
Vitalik:
我觉得这种计划适合应用试试,有时候会失败有时候会成功。对以太坊来说,第一我们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以太坊的规模来实行这种计划。第二,我们关心的主要不只是用户,而是开发者。第三,我们吸引什么样的开发者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我觉得用社区的方式吸引开发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具体的领域赞助。但是最好还是不过于依靠这个。
关于二层网络
问题一
Mable:
到了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很多L2,以OP stack系的为主,也有部分zkrollup的尝试。很希望听到你对过去几年rollups路线的评价,希望是尽量客观的回顾:
你觉得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好,什么地方和当年预想的不太一样;
rollups总体对以太坊是好事还是吸血(我前几天有看到你呼吁这些L2回馈以太坊)?
ETH是否真的需要这些L2?
Vitalik: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扩容方式大概可以理解成hybrid L1 + L2, 但是我觉得还没有人足够明确定义哪些交易应该在L1, 哪些交易应该在L2.
“一切都放在L2" 这个答案比较难接受,因为:
这样容易失去ETH的medium of exchange, store of value等等的位置。如果你担心L2 偷L1 的用户,不还给L1什么回报,这个问题在一个 "L1几乎什么都不做“ 的情况会更严重
跨L2的操作还是需要L1.如果一个L2出问题,用户还是需要有办法自己搬到另外一个L2.所以有一些很难避免L1的use case. 我在这里关于这个话题写了文章: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5/02/14/l1scaling.html
“一切都放在L1" 这个答案也比较难接受,因为:
如果L1支持很多交易,容易变中心化,即使用ZK-EVM等等的技术
世界对链上的交易的需求是无限的,不管L1的TPS多高,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应用需要10倍更多TPS (比如,人工智能,小额支付, 小额预测市场,等等)
L2 不只做扩容,L2 也能通过preconfirmations提供更快的确认速度,也能通过sequencers避免MEV 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hybrid L1 + L2。
我觉得L2的角色会继续改变,比如,现在好像evm-equivalent L2 已经足够了,有可能我们会看到更多注重隐私的L2 (Aztec, Intmax等等),有可能会有更多application-specific L2 (如果一个应用想控制自己的MEV情况,这里有好处,等等)
所以短期的话,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同时提高L1的能力,增加blobs给L2 更多空间,推动跨L2的interoperability, 然后市场自己会决定那种扩容方式适合那种应用。
问题二
Mable:
rollup路线已经提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你是否会觉得Arbitrum / Base / OP 现在的中心化定序器(decentralized sequencer)是未来监管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无法真正的抗审查?你觉得他们会走向去中心化定序器的方案吗?如果针对上一个问题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怎么看 MegaETH 的中心化定序器方案?
Vitalik:
中心化定序器其实有很多优点:
可以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避免中心化定序器的风险:forced inclusion 的机制不让定序器中心化审查用户,optimistic或者zk证明机制不让定序器改变或者违反应用的规则(比如,突然增发一个代币或者NFT collection)。
但是中心化定序器还是有风险,所以我们不能完全靠中心化定序器解决问题,有based rollup或者直接L1上交易的能力也是重要的。所以我支持有两部分的生态同时推动这两个方法,然后我们能看到哪种方法更适合哪种应用。
保持普通用户发抗审查的交易的能力当然是很关键的。
Mable(补充评论): 其实我的出发点是美国监管部门可能会 go after them 当然可能这个概率不是很高。
Vitalik: 如果这样发生,有两个可能性:
DAO会选择定序器和备用定序器,一直会搬到新的定序器
我们用based rollups
我觉得第一个是值得研究的,我知道有一些L2团队思考过往这个方向。
第二个是一个备选项,也有可能会有其他原因我们会觉得based rollups 更好,直接开始多用based rollups。
以太坊的优点是,我们可以同时试试好几个方向。
问题三
Mable:
ETH 3.0的技术路线,希望实现的目标和rollup时代希望实现的目标的区别?在去年11月Devcon公布的3.0设计方案,是否考虑到了现阶段 rollup 并没有真正给以太坊主网提供实际价值?
Vitalik:
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叫 ETH 3.0
有人会说justin drake 的5年计划就是,但是那个计划只是共识层,不是执行层,所以只是以太坊区块链的未来的一部分。
L1和L2的关系和平衡是一个执行层的问题。这里有另外一个路线图:加强L1的能力(提高gaslimit,加stateless verification (无状态证明,比如verkle)和其他功能,等等),提高跨L2的interoperability,提高blobs,等等。
我也觉得L2 是不是给L1付足够的交易费这个问题不能过于从短期的角度看。比如:
所以这里叙事容易快速改变,现在我们需要加强L1,让应该在L1发生的事情能在L1发生,增加blobs, 然后保持我们社区的adaptability。
问题四
Mable:
在目前生态「百花齐放」的状态下,你是否认为以太坊有需要加强互操作性(不仅仅是资产桥接)连接各个生态、通过标准化跨链协议(如 ERC-7281)主动连接外部生态?
Vitalik:
我觉得我们第一个优先项应该是改良以太坊 L2 之间的互操作性,因为没有太多质押者,大家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所以过程会简单很多。然后可以扩大,做更多加密之间互操作性,甚至涉及加密货币到法币之间的互操作性。
以太坊的组织问题
问题一
Mable:
你决定重新step up领导EF,我相信经过了非常多的考虑,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是一种纵情一跃、凝望深渊的勇气,非常令人钦佩。你介意今天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整个思考过程吗?
与此同时,我很好奇你是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针对你和Ameen的讨论中提到的“proper board”:在步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之前,你是否认为组织需要强力的领导者对方向进行引导和修正?
Vitalik:
我觉得现在区块链的社区,和整个世界,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有好多没有长期价值,甚至恶意,的事情在发生,这些之情和他们背后的人得到很多的关注。
但是我们不能只对这些事情喊反对,然后不提更好的另外选择。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做好这个另外选择,演示证明一个稳定的,更明亮的未来是可能的。
这里我同时说区块链圈子里面(如果一天内跌97%的memecoin不是我们的未来,那什么是?),和一种宏观社会方面:现在很多人觉得民主方式是不可能的,只能靠strong man的领导做事情。但是在devcon有一个政治学家跟我说,他非常尊重以太坊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开放去中心化生态,我们到现在这个规模成功了,这个给他希望。所以如果我们能用这种方式成功,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可能会很大的,会给很多人他们可以follow的明亮成功的例子。
但是 “去中心化” 不等于 “什么都不做”。以太坊基金会的philosophy of subtraction(瘦身原则)的意思不是 “把基金会减少到0”,而是一个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如果在一个地方生态有不平衡(比如,生态的一部分过于中心化,或者有一个重要的但其他人不做的公共物品)我们可以来帮助counterbalance。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基金会可以从那个领域撤退。如果在一个新的地方出现不平衡,我们可以把资源搬到那里,等等。
在中国文化里,我们追求的方式可能最像道德经的思想,但是走这个路需要聪明,需要基金会的能力在一些地方提升,不是“什么都不做就成功” 的问题。所以短期需要放比较多努力做一些重要的pivots。
问题二
Mable:
我不属于核心以太坊圈所以对有一些比较细节的政治问题不是太清楚。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你理解的某些ETH Maxis OG 离开以太坊社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和 Shuyao 录播客的时候,她提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以太坊需要先归零才能重建(半开玩笑)。现阶段的以太坊,你认为是否的确面临着对现有holder 和社区成员的一次大洗牌,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Vitalik:
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吧。
比如,有很多区块链圈子的人10年前会说,区块链的目标是做一个全球中立的体系,保护个人自由,counterbalance政府的霸权,现在,如果一个总统发个memecoin,他们会说,哇,这是真实世界的采用,那么好,但是为什么在其他的链上发生,如果我们能对那些政治家更友好一点,下次会在我们的链上发生!我个人觉得,这种人走上歧途了。当然他们会说,我太纯粹理想主义了,不现实,等等。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故事.
也有一些人会说,以太坊的生态是过于OG控制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新的人进来。但是这个批评方向是另外一个方向,有不同的群发出这些论点。
我觉得只有一个合适的路能让我们从这些困境出来:我们需要有一些更新的故事说明,以太坊是为什么,ETH这个币是做什么的,L1和L2是做什么的,等等?现在已经不是infra(基础设施)的时代,是applications(应用)的时代,所以这些故事不能是抽象的 "自由,开放,抗审查,太阳朋克公共物品,等等”, 需要一些清楚的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的答案。我打算近期多支持:info finance (“信息金融”这个也作为 AI + crypto的方向),保护隐私,高质量的公共物品融资方式,还有继续做好世界开放金融平台这个部分,这个也当然必须包括real world assets。这里有很多同时对很多用户有价值,和符合我们一直有的价值观,的事情,我们需要重新支持这种方向,这里也能给新的人更多机会进来。
问题三
Mable:
你认为以太坊需要更商业化公司类型的管理么?你是否会认为,目前 ETH 与 SOL 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一场不同“组织形态”之间的效率差异、也是实现目标不同的差异?分别是实现什么目标呢?
Vitalik:
我觉得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生态,不是公司,如果以太坊变成公司,我们会失去大部分以太坊的存在意义。做公司是公司的角色。
其实以太坊生态有好多大的公司:Consensys, 各个客户端团队(Nethermind, Nimbus等等),Coinbase,L2团队 (包括比如Aztec 和 Intmax,他们的隐私技术非常有意思,被很多人低估的)。
最好的方法是,找办法给这些公司更多机会去实现公司的优点,基金会作为协调的角色。
问题四
社区问题:
以太坊基金会的所有员工包括领导团队有KPI / OKR之类的考核机制吗?non-profit(非盈利)的组织一般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你觉得EF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有的话,如何解决呢?
Vitalik:
以太坊基金会最近几个月开始了很多内部的改革,所以任何我现在能给的答案很快就会outdated(过时)
这种可能更好6个月后再问。
去中心化社交、隐私与治理
问题一
Mable:
您一直都比较关注 ZK(零知识证明)技术在 Web3 领域的应用,除了在资产交易场景的 ZK 应用,在社交媒体网络中,你觉得有哪些场景是可以引入 ZK 来实现隐私保护的呢?
Vitalik:
我很感兴趣很多非金融 ZK 用例,比如:
防女巫攻击验证。很多服务要求你用kyc登陆并不是因为他们很像知道你是谁,他们只想知道你不是一个机器人,或者如果你被封了,你不能100000次重新开账户回来。实现这个用例只需要ZK proof of personhood(真人证明), 或者 proof of reputation(声誉证明), 其实有时候 proof of tokens(通证证明)也是足够的,比如anonworld。
用密码学的方式做保护隐私的 AI 应用。这里zk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技术,FHE可能是,最近FHE也进步比较多,如果我们能再降低FHE的overhead有可能会有机会
用zk-snark 包装任何 Web2 的账户,用他在web3。zk-email, anon aadhaar,zkpassport, zktls等等是好的例子
我觉得这个技术有很多机会通过保护个人自由和隐私的方式解决很多social和其他领域的安全,治理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问题二
Mable:
你应该知道@simondlrSimon de la Rouviere 做过的 “This Art is Always on Sale” 的哈伯格稅实验(资助作为一种资产类别- patronage as an asset class),你认为这类实验能够在未来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上长出新的进展么?有没有什么你期待看到的机制被用于去中心化社交上做实验?
Vitalik:
是,我觉得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是很好的机会尝试很多新的机制。
harberger tax(哈伯格稅)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些例子是: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3/08/16/communitynotes.html
问题三
Mable:
本问题来自 Tako founder@EEEEdison1992:你怎么看待目前我们作为一群加密世界的人民却仍然高度依赖 telegram、twitter这些中心化的社交应用进行沟通协作? 构建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和真正的加密通讯工具似乎并没有那么被大家关注和认可,至今为止,它们的发展还符合你的期待吗?你对在这个领域探索建设的团队有什么建议?
Vitalik:
这也是我很关心的问题。我个人最近2年在努力把大部分自己的对话从telegram搬到signal. 但是signal也是不完美的,虽然是保密的,但是还是中心化的,没有互操作性,需要有手机号码登陆,服务器看到你的很多metadata, 等等
但是做一个更高质量的即时通讯软件很难。我每年尝试Status,他们努力做完全去中心化,他们做的很好,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reliability的问题。其实现在有各种小团队做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但是他们不团结,所以容易每一个都不够好。
我最近开始了用fileverse做我的各种文档,我发现这个的用户体验已经足够好,现在基金会有很多人用。如果有去中心化,加密等等的即时通讯软件能达到这种质量,我一定会努力帮社区搬到这个即时通讯软件。
问题四
@Anon_tako:
您曾警示「加密政治」的复杂性(如 The DAO 事件、矿工投票争议),而今天以太坊基金会、核心开发者、L2 团队和巨鲸持有者已形成隐性的权力结构。您认为「协议级最小化治理」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硬分叉中的利益博弈?当社会层(如 ENS、Gitcoin)的治理需求与协议层产生冲突时,是否存在「宪法级」的协调原则?
Vitalik:
「协议级最小化治理」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硬分叉中的利益博弈——我这里觉得不会有严重问题。这是因为,几乎所有 L1 协议的决定是比较复杂的技术决定,很少有「对应用 A 好,对应用 B 不好」的特点。有时候有一点,比如,如果有 EIP 加一个新的 EVM 功能,有一些项目会用,有一些不会用,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严重的,我们已经解决了好多次。
问题五
@Anon_tako:
Web3 本应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空间,然而 Warpcast 引入了排名和自动评论/私信折叠机制,这些机制创造了明显的等级结构。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为少数几位影响者设立的专属社交圈,而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无论他们的贡献多么有价值,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您如何看待 Web3 社交平台中这种日益增长的注意力集中化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一个由思想而非社会地位驱动的系统吗?
Vitalik:
做社交媒体算法,同时公平和避免垃圾内容的攻击,是很难的问题。Farcaster 的优点是,有一个网络,有不同的客户端都在一个网络上。所以如果一个客户端做的不好,任何人可以做自己的客户端,从第一天就可以跟整个 Farcaster 网络聊天。所以我开心有 Tako,有 Firefly,有其他的客户端在 Farcaster 生态里,如果他们能解决一些 Warpcast 没有解决的问题会更好。
Vitalik的一些世界观
问题一
@Anon_tako:
你是共产主义者么?
Vitalik:
不是。我也不是资本主义者。两者都是 20 世纪的意识形态。(这些词已经被延伸和滥用到毫无意义的地步:记住,在 20 世纪 90 年代,微软称 Linux 为「共产主义」: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00/07/31/ms_ballmer_linux_is_communism/)
我支持自由、全球机会均等、仁慈与合作、人类福祉与进步。这些是永恒的原则。问题是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工具在 21 世纪的背景下实现这些价值观。我已经详细写了我个人支持的各种机制,但我绝对不认为我是好想法的唯一来源,我认为找出最好的方法是一个共同的项目,既需要思考,也需要越来越现实的世界实验。
问题二
Mable:
AI 加速技术演进发展的今天,你之前提过 d/acc 的概念,现在看来,关于科技权利分散/去中心化的有效加速进程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呢?你有什么这方面的隐患担心吗?我自己其实会觉得有一点无力,就是我知道《北京折叠》可能是一种未来,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我不希望它发生,但是我觉得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Vitalik:
这里需要先做个重要的声明:d/acc 不是去加速主义 (de-acceleration),是去中心化防御型加速主义 (decentralized defensive acceleration)
这个是重要的,因为这个世界里确实有人支持去加速主义和去增长(deceleration / degrowth)等等,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向是错误的,在和平的世界里会延误重要的医疗和基础设施的提升让更多人受伤,在现在的更危险的世界,如果不加速,就会被愿意加速的人吃掉。
去中心化技术和防御型技术需要跟其他技术竞争。如果剑快速进步,但是盾不进步,世界会变越来越危险。如果中心化技术快速进步,但是去中心化技术不进步,世界会越来越中心化。所以我们需要counterbalance这些趋势。区块链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只是一部分,还有区块链之外的去中心化(比如,p2p网络),还有软件和硬件的安全(数字世界的“盾"),还有生物领域的很多事情,等等。
问题三
Mable:
本问题来自@LeotheHorseman:你是如何理解 Crypto 作为一种反建制的基础设施,在实现德根康米主义(Degen Communism)当中起到的作用?你觉得现在的 Memecoin (我指的更多是 Solana 上面快速发射的)是否对于实现德根康米主义,是一种“有益的混乱”?(这一词源自你的博客)没找到匿名功能,就直接发了吧,同时强烈推荐你玩《Disco Elysium》,相信你会喜欢。
Vitalik:
混乱不一定是有益的,也不一定是坏的,这里要看情况。有意思的问题是,怎么能做 “游戏的规则”,导致社区自然生产的混乱有好的效果的情况?
比如,国家内战有坏的效果,除非是为了摆脱恶意暴政。但是市场的混乱经常有好的效果,淘汰古老的效率低的公司,给新的公司机会近来,但是有时候市场也能导致我们在区块链圈子里看到的问题。所以这个其实很复杂。
所以怎么能做更好的规则?
我觉得现在的memecoin很远离理想。我去年写了这个文章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向: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03/29/memecoins.html
问题四
Mable:
最近一年你有过对 EF、对社区、行业沮丧和失望的时候吗?回顾这一年有哪些事情是让你失望甚至沮丧的?曾经有没有想过休息一阵子呢?
Vitalik:
当然会。可能最近最让我失望的时候是,有人说,以太坊不好,不宽容,因为我们不够尊重区块链上的「赌场」,其他的链乐意接受任何应用,所以他们更好。如果区块链社区有这种道德颠倒,我就对参加区块链没有任何兴趣。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一点:在互联网上,很多人会说那些话,但是我个人跟社区聊天的时候,大家的价值观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对这个社区有责任,不能抛弃他们,我们以太坊需要一起努力制造我们想看到的世界。这个会需要一些变化,比如基金会在应用层可能不能过于中立,需要特意支持一些事情,但是这个项目是值得做的。
问题五
Mable:
我有听Milady社区的人说过你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Milady,但我还是很好奇你本人会怎么解释你对Milady的认同感?
Vitalik:
我觉得milady能吸引很多人因为这个互联网社区同时做到两个事情:
不是无聊的
不是恶意的
如果你看现在主流世界的圈子,你会发现,同时做到这两个条件是很难的,milady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问题六
@Anon_tako:
我刚入圈时读过你写的一本书《理想:以太坊的区块链创世录》,其序言就是父亲 David 写的,当时你才 25 岁,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和父亲相处得很好。从你开始接触比特币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时间,加密货币行业剧烈的波动以及工作的压力如何影响着你与家庭的关系?
Vitalik:
我爸爸和我妈妈从一开始就买 ETH 了,他们一直在关注和支持我。在以太坊诞生之前还给我买了很多资料让我多学代码。我爸爸的第二个老婆也支持我了很多。我一直很佩服他们。
问题七
@Anon_tako:
多次看到「Bronze Age mindset」这个词,作为 Vitalik 的中文读者,不太能 get 到这个词所代表的内涵。好奇 Vitalik 会怎么向中文读者解释「Bronze Age mindset」。
Vitalik:
「Bronze Age mindset」是一个 2018 年的时候写的书,大概的话题是:反对人与人平等的概念,反对理性的思想,觉得善良是脆弱的,和推动一种极端男性的知觉。大家可以自己看看书(或者把内容复制到一个机器人里面让它概括):
https://kyl.neocities.org/books/[SOC BRO] bronze age mindset.pdf
我觉得这个书代表一个在西方世界最近比较强势的价值观,但是我很反对这种价值观,因为在我眼里人类最恶劣做过的事情是这种价值观的人制造的。所以我看到,很多美国比特币社区,技术行业,等等的人,开始提这种想法,最近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