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 Predicts Ethereum ETFs May Surpass Bitcoin ETFs in Popularity
Experts clash over whether ether ETF demand justifies sacrificing staking rewards.
Miyuki
作者:Claude,Mia,Oasis 来源:Kucoin Ventures
一场价值百亿美金的信息战争已经打响。当 Polymarket 用数十亿美金凝聚成的集体智慧,比所有主流民调更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大选结果;当 Kalshi 将“美联储是否降息”变成了像股票一样可供普通人交易的合约;一个全新的赛道已然从 Web3 的边缘,冲向了信息与金融世界的中心。这就是预测市场,一个正在重塑我们如何发现真相、定价风险、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信息金融基础设施。
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下,存在同样巨大的混乱与风险:预言机治理的缺陷,监管路径的不明确,流动性的碎片化等问题在困扰当前的创业者。那么,对于身处 Web3 浪潮中的决策者、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预测市场究竟是泡沫还是金矿?
我们希望为你提供一份详的预测市场赛道指南,读完本文,你将清晰知道:
预测市场赛道剖析: 预测市场的核心价值主张到底是什么?它与赌博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头部项目成功密码: Polymarket 和 Kalshi 这两大巨头,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得以脱颖而出?它们截然不同的 GTM 策略和产品哲学,对我们有何启发?
当下风险与挑战: 赛道当前面临的三大核心瓶颈——监管、治理和流动性——其症结何在?“泽连斯基西装案”和“ Crypto.com 案”为我们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赛道未来机会: 除了再造一个平台,创业者真正的蓝海在哪里?下一代预言机、流动性协议、社交分发工具和合规科技,哪个才是“铲子生意”的黄金赛道?
现在,让我们从那个让预测市场一战成名的时刻开始说起……
1. 预测市场是什么?和博彩有何区别?
1.1. 预测市场用市场价格发现集体智慧和真实概率
从古至今,“预测未知”一直是人类最深的渴望之一。从远古时代的结绳占卜、仰望星辰,到后来更成体系的周易、星座、塔罗牌,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探索。这种渴望,在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今天,变得尤为迫切。


资料来源:https://en.macromicro.me/charts/105396/us-2024president-trump-poll-538
资料来源:https://en.macromicro.me/charts/113990/us-2024president-odds-polymarket
2024 年 11 月初,美国总统大选战事焦灼。根据知名民调整合网站“ FiveThirtyEight ”的数据,截至选举前夜,特朗普的支持度为 46.8%,略低于哈里斯的 48.0%。然而,在一个名为 Polymarket 的去中心化应用中,截然不同的预期正在上演:特朗普的胜选概率攀升到 59% 左右,展现出更大的胜算。PolyMarket 的数据背后,是来自全球用户投入的、承载超过 30 亿美元真金白银的集体判断。最终,当尘埃落定,事实证明传统民调再次失准,而 Polymarket 给出的概率却惊人地接近真相。特朗普当选了新一届美国总统,也一夜之间带火了 Polymarket 背后的强大机制——预测市场。
然而,预测市场的概念,并非 2024 年才横空出世。它是一门源远流长且不断演进的科学,其核心是相信在一个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下,群众因利益绑定所贡献出的集体智慧远胜于专家。
回望预测市场的历史,它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和“选举”密不可分,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 16 世纪。早在 1503 年,就已经有历史记载,人们会对下一任教皇的选举进行预测下注。到了 19 世纪末的华尔街,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博彩更是盛极一时,其交易规模和公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股票市场,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 Gallup 等现代科学民意调查的兴起和对赌博监管的收紧,选举博彩市场逐渐式微。
1988 年,爱荷华大学的一群教授创建了第一个以“产生准确预测”为明确目的的现代预测市场——爱荷华电子市场 ( 简称,IEM)。它的机制是,用户可以用少量资金(通常不超过 500 美元),购买代表政治候选人未来得票率的“股票合约”。例如,一份“共和党候选人合约”的最终价值,将与其在普选中获得的实际得票率挂钩。如果该候选人最终获得 55% 的选票,那么每份合约在结算时就价值 $0.55。因此,这份合约在选举前的实时交易价格——比如 $0.52——就直接反映了市场对该候选人最终得票率的集体预测。
事实上,在随后的几十年里,IEM 在预测美国大选方面的表现持续优于传统民调,用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强大。如今,预测市场逐渐从学术实验走向商业应用,从中心化的平台(如 Kalshi, PredictIt, IBKR ForecastTrader)到我们今天看到的完全建立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协议 Polymarket- 它将每个未来发生的事件代币化,通过纯链上方式进行记录、交易。虽然产品的形态在不断进化,但其追寻“集体智慧”的内核从未改变。
1.2. 预测市场与赌博、二元期权的核心差异
尽管表面上都涉及对未来事件的押注,且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预测市场被视为一种赌博行为。但从其本质而言,预测市场与赌博和二元期权,在目的、机制和价值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区别,就无法抓住其真正的投资价值。

简单来说,三者的核心差异在于:
目的:“负和娱乐” vs. “正和信息”: 传统赌博和二元期权通过“抽水”机制,注定了它们是消耗价值的负和游戏。其核心产出是娱乐、刺激的体验。而预测市场的核心产出,则是一个对全社会都有价值的“信息公共品”,一个准确的概率预测,它可以带给外界额外的价值,产生了正向的积极作用。
机制:“锁定赌注” vs. “动态交易”: 在赌博或二元期权中,你的下注通常是“一锤子买卖”,一旦确认便无法更改,只能等待开奖。而在预测市场,你买入的是一份可以随时交易的“合约”。你可以在市场结算前的任何时刻卖出它,进行止盈或止损。这种动态的风险管理能力,使其在机制上更接近一个金融交易市场。
对手方:在赌博或二元期权中,你始终在与一个设定规则、拥有信息优势的“庄家”或平台对赌。而在预测市场,你是在与其他拥有不同观点的交易者进行点对点的博弈。理论上,这是一个更加公平和高效的竞技场,用户自身的技巧、知识、信息渠道往往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2.为什么需要预测市场?为何要去中心化?
2.1 时代价值:美国主流媒体信任度下滑,预测市场为何趋向“真相之源”
当舆论与算法放大叙事噪音时,资本约束下的概率价格就成为更可验证的公共信号。据 Gallup 年度调查统计,过去十年以来,美国公众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能充分、准确且公正报道新闻”的信任度对持续走低,2024 年这一数据为 31%,2025 年进一步下滑至 28% 新低,舆论环境更加撕裂。相比立场与情绪驱动的叙事,预测市场用真金白银对冲“说错的代价”,把嘈杂、分散的信息压缩为一个可量化、可校验的概率价格,为公众与决策者提供一个透明、可追溯的参照系。

数据来源:https://news.gallup.com/poll/695762/trust-media-new-low.aspx?
把“说真话”变成有收益的行为,是预测市场的制度核心。Vitalik 将这一机制概括为更广义的“信息金融(info finance)”:这是一个“三边市场”——投注者参与押注、产生预测,读者视作新闻、消费预测,而市场本身生成可复用的概率与结论,作为公共品服务于新闻、科研评审与治理等场景。换言之,机制设计把提供有效信息者与正确预期者的收益对齐,同时让误导性信息变得代价更高;当话题在社交平台“截图—传播—再下注”的循环中扩散时,意料之外的赔率也会反向吸引关注与流动性,形成“信息—交易—传播”的正向飞轮。
校准与问责使“概率价格”优于叙事口号。与缺乏量化基准的社媒观点不同,预测市场的价格轨迹与结算结果天然适配 Brier/ 对数评分等事后校准;研究也在持续积累证据,显示博彩 / 预测市场(如 Polymarket)可用于对大型政治事件进行更及时的量化刻画与检验,从而形成一种“可评分、可追溯”的公共问责账本。
2024 年美国大选就是一个直观样本:在热度与争议中,预测市场成为媒体与交易员实时量化的补充工具。围绕“拜登去留”、“候选人胜率变动”的连续事件,市场赔率被广泛引用来刻画事件冲击的即时方向与幅度;与此同时,“鲸鱼型”大额账户的集中下注也引发操纵与偏置的讨论(例如多家媒体披露了在 Polymarket 上重注特朗普的法籍大户)。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争议与合规边界,预测市场在关键拐点的反应速度与校准能力,为传统民调与评论提供了可量化的互证参照,也促使学界进一步评估其相对预测力与应用边界。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alexmccullough/polymarket-brier-score & https://dune.com/alexmccullough/how-accurate-is-polymarket
通过将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以 Polymarket 为代表的预测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准确情况,其 Brier Score 和时间段数据证明了其在概率预测上的优越性,尤其在事件临近时。Brier Score 越能接近于 0,预测越准确。Polymarket 的 Brier Score 为 0.05-0.06(离市场结算的 1d 前),作为对比,一般二元博彩模型为 0.21-0.22;基于赛季开赛时的投注赔率作为预测概率和实际胜平负结果(三元)之间的均方误差计算, 2024/25 英超赛季的 BS 为 0.2378。此外,在高置信度预测区间,Polymarket 市场在事件临近结算(4h / 12h / 1d)时的三根柱子高度几乎重合,说明市场的校准在临近结束时保持稳定。换言之,结算前的价格几乎已反映出全部可用信息,市场表现出高度的信息效率。
2.2 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预测市场
更易触达、全球可用、迁移成本低:去中心化合约层的“无许可”属性,使市场的创建与参与不再依赖单一平台的账号体系或地理开放策略;用户以钱包直接交互,前端可替换、合约可持续,从而在现实世界的合规分发差异下,仍保持底层参与与结算的连贯性与可达性。以 Omen(基于 Gnosis 条件通证)与 Augur 等为例,市场创建、做市与交易逻辑直接由合约承载,用户无须托管资产于平台账户即可参与与撤出。
资产自主管理与全过程可审计,链上可审计的规则、抵押与仲裁降低了黑箱与寻租空间:资金由用户自托管、交易与结算在链上记录、可公开复核,把“信任平台”转化为“验证代码”:从下单、撮合到结算与分润,所有关键步骤均可追溯;对外部使用者而言,公开的事件价格与结算数据构成可复用的数据层。以 Gnosis 条件通证的设计为例,事件结果可被编码并衍生出更复杂的组合与条件结构,为后续调用与复用创造直接接口。
天然可组合,有望作为 DeFi 的“信息预言机”: 去中心化预测市场不仅输出价格,更输出可被合约直接消费的“信息状态”:应用可以把“事件概率 / 结论”写入到保险、衍生品、金库管理或治理流程中(如达到某概率阈值即自动对冲、调整费率或触发治理规则),将“信息”即时转化为可执行的金融条件。
3.赛道概览与头部玩家的成功密码
3.1 市场现状与核心数据剖析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预测市场已逐渐从小众娱乐化工具转变为一种信息金融层;市场玩家也不再只由单一平台推动,逐渐形成了 Polymarket 和 Kalshi 双雄争霸,多个新兴平台参与竞争的市场格局。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dunedata/prediction-markets
根据交易量数据,预测市场赛道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娱乐化萌芽期:时间主要为 2024 年 Q4 及之前,当时的预测市场只是一个小众的趣味赌盘;
2024 年 Q4 美国大选峰值期:预测市场的第一轮峰值出现在 2024 年 11 月,彼时正值美国大选期间,政治与宏观事件预测需求爆发,Polymarket 凭借对美国上至总统下到地方官员的投注,围绕“拜登退选—哈里斯接棒—特朗普胜率拉升”这一连串时间线,在现实世界中赚足眼球,频繁登上电视媒体并获得关注;
选后低迷与需求真空期:政治超大事件告一段落,宏观、链上、文娱类市场一度接不上,预测市场交易量迅速崩塌,急需新的供给侧增长动力
二次定价与机构化阶段:2025 年夏季后,随着龙头平台 Polymarket 和 Kalshi 的一级估值不断攀升,加密行业领导者的推动,供给侧越发活跃,逐渐被投机者和普通用户所重新关注,消费侧逐渐认为预测市场是加密与现实世界交融的重要赛道。在经历重新定价后,预测市场周交易量逐渐回暖,从今年一度不足 5 亿美元,到多市场林立与创下历史新高——超过 20 亿美元。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dunedata/prediction-markets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交易行为亦发生变化。从整体预测事件上看,在体育赛事和政治预测板块的下注量均要超过 Crypto 领域本身。不同平台亦是围绕用户行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Polymarket 在事件发展上相对更为均衡,以政治和体育为核心,逐渐通过扩大 Crypto 短线级别的价格预测市场以加强多元化竞争优势。而 Kalshi 则显著偏科,基本集中于体育板块,交易量占比高达 85% 以上。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dunedata/kalshi-overview
Kalshi 在预测事件上的交易量已从政治和选举事件向体育板块迁移。现平台 90% 的交易量集中在体育赛事,展现出了显著的偏向性,这导致了 Kalshi 在周末的交易量往往比工作日的交易量要更高,因为体育赛事往往为了最大化观众数量而安排在周末。然而,也正是凭借 NFL 等体育赛事的预测,Kalshi 快速收获了不菲的流量入口,周交易量一度逐渐超过了 Polymarket,呈现出分庭抗衡的态势。
另外,Opinion Labs、Limitless、Myriad 这类“激励驱动 + 高频事件”平台,在个别单日的链上预测成交量甚至能高于 Polymarket(例如:10 月 25 日,Opinion 单日成交量 1.69 亿美元,略高于同日 Polymarket ),说明赛道长尾亦会对头部产生短期扰动,不能再简单理解成“就两家在做”。
3.2 Polymarket vs Kalshi —— 技术与产品拆解
2025 年 10 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 ICE 宣布向 Polymarket 投资高达 20 亿美元,投后估值约 80 亿美元;数日后,美国合规预测市场 Kalshi 亦宣布完成 3 亿美元融资,估值攀升至 50 亿美元。两大平台交易量贡献占据预测市场主导,其后单周主导权在二者之间轮换。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prediction-markets
3.2.1 Web3 融合代表 Polymarket
Polymarket 是建立在 Polygon 上的龙头预测市场,允许用户直接通过 Moonpay 使用传统支付方式购买 USDC 或以自托管钱包注入 USDC 进行投注,无需绑定钱包等复杂操作,使用时也不涉及 Gas、签名等概念,对非 Web3 用户友好。
其市场结算采用 UMA 的 Optimistic Oracle:先由提案人提交答案,若在挑战期内无人争议即生效;若被争议,则提交至 UMA 的 DVM 仲裁,确保主观 / 非结构化事件也能在经济约束下得到裁定。Polymarket 目前不收取交易费用,只在市场结算时,对净盈利收取 2% 的业绩结算费(这部分用于补贴流动性提供者),同时被指出通过提供自有流动性和价差套利来赚取间接收入,也不排除未来收取交易费用的可能性。而 Polymarket US 则表示将收取 0.01% 的 Taker Fees。
虽然 Polymarket 早期为解决冷启动流动性而采用 AMM 机制,但其随后在 2022 年末转向 CLOB(中心限价簿),以提升做市策略空间与专业交易体验。这一技术产品发展路径,使其在“可验证结算”“可组合数据层”与“专业化交易体验”上形成体系化护城河。此外,为鼓励用户在订单簿挂单提供流动性,Polymarket 推出限价单流动性奖励计划,如果用户在订单簿中以接近市场中间价的位置挂出买单或卖单(起到做市商作用),即可获得每日奖励。

数据来源:Polymarket 官网
除了流动性激励,Polymarket 还提供长期持仓收息机制,目的是稳定长期事件市场的价格。平台对部分长期市场提供年化 4% 的持仓奖励(Holding Rewards)。凡持有这些市场头寸的用户,平台每小时随机抽样计算其持仓规模并每日发放利息。除此以外,面对监管压力,Polymarket 在 2025 年以 1.12 亿美元收购持有 CFTC 牌照的衍生品交易所 QCEX,从而获得在美合法经营资格,并宣布即将重返美国市场。
3.2.2 合规化代表 Kalshi
不同于 Polymarket 的区块链原生路径,Kalshi 走了一条合规化平台的发展路径:其主体早在 2020 年获 CFTC 指定合约市场(DCM) 资格,2024 年 8 月获清算所(DCO) 注册,并在 2025 年 1 月获批修改指定令以“允许提供事件合约(Event Contracts)”,逐步补全了“撮合—清算—托管—审计”的合规闭环,成为美国首个受联邦监管的预测市场交易所。
在技术与产品上,Kalshi 采用中心化撮合与账户托管,支持 法币(美元存款)与 USDC 入金,用户体验更佳;其“受监管 + 审计可得性”本身构成机构与主流用户最看重的“确定性”护城河,让 Kalshi 在监管风暴中脱颖而出。2025 年与 Robinhood、Webull 等主流经纪商的合作,更是使事件合约交易以“预测市场 Hub”的形态嵌入零售经纪入口,大幅提高了预测市场在普通投资者中的可及性。虽然在体育类合约上也面临联邦 / 州层级的监管摩擦(如 Super Bowl 合约应 CFTC 请求阶段性下线、个别州对 NCAA 赛事的限制等),但总体体现出了“合规扩张”与“产品外延”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比之下,Kalshi 收益模式更为“券商化”:对每笔成交收取约合合约金额 0.7%~3.5% 的交易费(随价格而异),平台不直接从用户盈亏中获益。而所有待成交的限价单均免收手续费,订单成交后作为 Maker 也通常免收交易费,正是这种 Maker 激励确保了订单簿拥有充沛的流动性。利用 Kalshi 的手续费政策,用户可以通过挂单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小资金刷出巨额交易量。因此,数据表现是 Kalshi 的硬核支撑,其流动性池深度平均滑点<0.1%,远低于行业平均。
此外,Kalshi 事件结果裁定,依据事先指定的权威数据源(如政府报告、体育官方结果)来判断,结算几乎没有分歧空间。而体育合约在当前美国联邦监管制度下最容易解释和分发,也可能反向刺激了 Kalshi 基本集中在体育板块的业务模式。
3.2 Polymarket vs Kalshi —— 头部平台的成功秘籍
二者分属“链上可验证 + 可组合”与“合规确定性 + 分发渠道”两条正交赛道,但共同目标都是以更低摩擦实现更高质量的价格发现与结果结算。从过往数据看来,供给侧扩张(新建市场数) + 重大事件周期(核心赛道拓展)与渠道侧突破(合规 / 合作),是驱动它们波峰与份额切换的核心变量。
3.3.1 Polymarket 的先发增长飞轮
Polymarket 的增长轨迹可以概括为“热点引爆 — 产品为王 — 社交嵌入”三个步骤。
其一,借助美国大选、宏观政策、体育 / 娱乐等强关注度议题,在新闻周期与社媒扩散中持续获得自然流量。
其二,AMM→CLOB 产品转型显著改善了深度与撮合效率,叠加 USDC 入金与链上透明结算,降低了非加密用户的学习与信任成本。
其三,“下注即观点表达”的社交属性让“观点—仓位—传播”形成闭环,与 Substack、X 等内容平台 / 媒体结合,进一步拉动供给侧的长尾市场创建,实现影响力破圈。
2025 年 10 月,平台单月新建市场数达 35,500 个(历史新高),较 9 月再增约 2,000 个,供给面显著扩张。此类“供给侧扩张 + 事件周期”的双轮驱动,是其能在竞品强势期仍保持高活跃度的关键。

数据来源:https://www.theblock.co/data/decentralized-finance/prediction-markets-and-betting/polymarket-new-markets-monthly
3.3.2 Kalshi 的后发增长路径:
Kalshi 的路径则更倾向于“合规先行 + B2B2C 分发”。
首先,以 DCM + DCO 的身份在美国本土建立“可用性与合规确定性”,为机构与大众用户提供“可接入、可审计、可清算”的标准化场所,建立信任壁垒。
其次,通过与 Robinhood 等入口型平台的对接,直接触达海量非加密用户,缩短教育路径、提升留存与周转。
数据显示,Kalshi 在 9 月第二周的周度成交超过 5 亿美元、份额占比约 62%,阶段性反超 Polymarket;其后在 10 月第 3 周,预测市场行业周成交 >20 亿美元的纪录又由二者共同抬升,头部双寡头格局基本确立。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kalshi-overview
4.详解巨头布局与新兴力量
4.1 巨头布局:Coinbase、Kraken、Binance 和 Robinhood
除了赛道原生的平台外,加密交易所正在积极寻求布局预测市场板块。巨头的加入验证了预测市场作为单独赛道的潜力,给平台竞争带来了变数。
美国合规交易所 Coinbase 正在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一站式交易所(everything exchang)”,将覆盖代币化股票、预测市场和链上资产等。对于 Coinbase 来说,受限于预测市场在美国受到 CFTC 的合规监管,Coinbase 可能并不会主动去推出一个全新的预测市场,而是通过 everything exchange 的口号向全链上拓展,预测市场将成为一个分支集成其中。不过,目前尚没有明确公告 Coinbase 已与哪个预测市场合作,美国本土合规著称的 Kalshi 和通过收购合规所即将重返美国市场的 Polymarket 都有可能成为考虑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Coinbase 旗下风投机构 Coinbase Ventures 已参与 Polymarket 于 2025 年 1 月公布的 12 亿美元估值的 1.5 亿美元融资;就从一级市场对预测市场不断膨胀的估值来看,现 Polymarket 估值已达 90 亿美元,这笔投资已经让 Coinbase Ventures 账面收益颇丰。有趣的是,在 Q3 财报电话会议即将结束时,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打开了一个预测市场并朗读出了用户押注他会说的词语。
另一家美国合规交易所 Kraken 在 10 月以 1 亿美元收购了受 CFTC 监管许可的指定合约市场 Small Exchange。此次收购是 Kraken 对在美国本土上建立更加全面的衍生品产品的持续推进,在今年年初,Kraken 就收购了 NinjaTrader 以拓展 CME 上市的加密货币期货资产。对 Small Exchange 的收购也为 Kraken 在未来推出事件合约 / 预测市场提供了监管架构支持。

资料来源:https://x.com/heyibinance/status/1977571496022479136
全球最大的离岸交易所 Binance 通过投资 BNB Chain 上的原生项目布局预测市场。YZi Labs(前身 Binance Labs)推出了 10 亿美元 BNB Builder Fund,以通过投资、孵化或者黑客松等形式支持项目发展,其中罗列来的第一个关注的前沿赛道便是“预测与未来治理(Prediction & Futarchy)”。Binance 联创 Yi He 同样在推特上公开发文邀请“专业的人”在 BNB Chain 上做预测市场,并有可能获得 YZi Labs 的投资。正是受 Binance 的推动,由 YZi Labs 投资的预测市场 Opinion 在邀请阶段便受到散户的 FOMO,上线首日交易量便突破 1 亿美元。
Robinhood 在预测市场的布局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其并非是投资、收购或者创造一个新的平台,而是选择与现有平台 Kalshi 合作。Robinhood 早在去年 10 月份便推出了选举相关的事件合约,在今年 3 月又推出了 Prediction Market Hub,即在 App 内推出事件合约专区,用户可对未来某些事件进行交易。Prediction Market Hub 自身并不运营完整的预测市场,背后是借助 Kalshi 的合规基础设施提供服务,承载合约交易、用户管理、界面展示等,并抽取佣金。
在 Q2 财报会议中,Robinhood CFO 表示,二季度,Robinhood 用户在 Kalshi 市场上交易了约 10 亿美元的合约(每份合约面值 1 美元),为该业务带来了约 1,000 万美元收入,即 Robinhood 的预测市场盈利模式是对每份合约收取约 0.01 美元佣金。以此作为粗略推测,目前 Kalshi 的周名义交易量(交易合约的总面值)约 10 亿美元,年化名义交易量约 520 亿美元,若 Robinhood 占其中份额的 10%,则预测市场业务有望为 Robinhood 带来 5,200 万美元年收入。当然,Robinhood 具体份额几何仍有待从财报数据中窥探。
在今年利用加密业务盈利或超过 10 亿美元的特朗普家族同样在觊觎预测市场蛋糕。10 月 28 日,特朗普家族通过其控制的媒体公司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TMTG)的 Truth Social 平台宣布进军预测市场领域,将推出名为“Truth Predict”的预测市场产品。Truth Predict 用户对多种以二元合约呈现的事件下注,包括政治选举、体育赛事和娱乐事件等。此外,TMTG 与特朗普家族新收购的加密交易所 Crypto com 的美国衍生品部门合作,从而确保受 CFTC 监管,用户在 Truth Social 内直接交易预测市场合约,而无需挑战外部网站。
4.2 新的竞争者与预测市场生态
预测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发展脉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多链上构建新的预测市场,通过公链和生态基金扶持扩大规模以挑战现有的龙头;二是围绕成熟的预测市场构建生态,包括终端、TG Bots 和聚合器等。
4.2.1 BNB Chain 代表:Opinion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opinion
自 10 月 24 日以邀请制推出主网后,Opinion 迅速成为第三大预测市场。截止 10 月 31 日,Opinion 累积交易量超过 5 亿美元,持仓量超过 3,000 万美元。Opinion 正在成为 Polymaket 和 Kalshi 外最有力的竞争者。Opinion 能迅速获取市场份额并非偶然,而是在叙事趋势、市场策略、资本背书、用户激励和产品等方面的共同推动。
预测市场整体热潮为 Opinion 提供了肥沃土壤。Opinion 上线的时间点十分巧妙,正值 Polymarket 和 Kalshi 交易量创下新高之际,用户注意力高度集中
踩中 Polymarket 和 Kalshi 短期不会发币的窗口期,虽然预测市场热度高涨,但却没有太多的标的可供炒作,使 Opinion 代表空投的积分策略发挥显著效果
强力的资本背书,Opinion 为 YZi Labs 投资,在本月 YZi Labs 和 Binance 联创 Yi He 等纷纷发文关注预测市场,推动了流量导向,用户纷纷将 Opinion 视为预测市场版的 Aster
以积分驱动挂单和交易,KOL 返佣激励自发宣传,创始人在内的核心团队成员纷纷下场与用户互动,官推以“实习生事件”引发病毒传播,加之为限时开放新用户注册,让用户不自觉中形成 FOMO 心理
使用 AI Oracle 作为决议是产品层亮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工决策的依赖以及第三方预言机容易被大户持有者操纵的情形;另外,0-2% 的动态费用机制让团队从上线第一天起即产生现金流,以总名义交易量和费用计算,Opinion 的整体费率约为 0.14%
Opinion 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团队对 Web3 市场玩法的深刻理解,在天时地利下,从资本 → 注意力 → 产品 → 流动性形成飞轮效应,让其在上线主网后迅速爆发。
4.2.2 Base Network 代表:Limitless 与 PredictBase
在 Opinion 之前,Limitless 被视为有望打破 Polymarket 和 Kalshi 双寡头格局的预测市场。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limitless-wallet-checker
相比于成熟市场,Limitless 在产品上更为注重于 Crypto Native 体验,特点是专注在短平快的加密主流资产的价格预测上,有 7x24 持续不断、每间隔 4 小时结算的多种资产价格预测市场可供下注,吸引了大量喜爱投机的合约型玩家。依靠积分空投和 Kaito 打新,Limitless 一度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在 9 月中旬到月末 S1 积分结束前夕,每日能吸引数千名新用户在 Limitless 下注交易;而在接下来的与 Kaito 合作的 LMTS 代币公售期间吸引了超 3.2 万名存款用户累积 2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超募 200 倍。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limitless_exchange/limitless
作为 Base 生态独苗且获得 Coinbase Ventures 与 Base Eco Fund 双重资金扶持,按常理来讲,Limitless 的发展是有不小的保障。然而,Limitless 团队成员在市场和 post-TGE 的糟糕策略葬送了这些优势。先是创始人公开曝光私人群组的消息以试图揭露上币费用而引发了与 Binance 的公开争斗,甚至把事件一度扩大至 Coinbase 与 Binance 在交易所层面的明争暗斗,最终是 Coinbase 以上线 Binance 平台币 BNB 作为友好结束,但 Limitless 损失的品牌价值是难以挽回的。LMTS 代币也在几乎没有任何主流 CEX 支持的情况上直接选择在 DEX 上线。在代币上线后,Limitless 团队又因为“链上 MM 策略”而被社区质疑,社区认为所谓的 MM 策略实际就是团队在高抛低吸。 一连串的争议事件后,Limitless 日交易量从超过 500 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下滑至百万美元出头。
PredictBase 是 Base 网络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小而美市场。从时间上看,PredictBase 是 Base 网络上最早进行预测市场探索的团队之一,上线时间可以追溯至今年 5 月。该产品最大的特点是 LMSR AMM 模型、允许用户自由创建市场和添加初始流动性(最低 $10,市场结束后可返还)并从中捕获交易量的 1% 作为费用收入,以及采用优先 AI Agents PredictBot 和人工辅之的混合解析方案审查市场结果,其中 PredictBot 在今年 7 月初通过 Virtuals Genesis 启动 PREDI 代币。PredictBase 对每笔交易收取 2% 的费用,除了 1% 分配给市场创建者外,另外的 1% 作为协议收入用于回购 PREDI,总体上为创作者和协议本身的持续运营创造出了可观的飞轮机制。虽然没有 VC 资金扶持,但 PredictBase 十分善于运用 Base 生态资源获取用户,其是最早集成并利用 Base app 作为分发渠道的预测市场,并一度登上了 Base app 的热搜排行榜。截止 10 月 28 日,PredictBase 累积交易量达约 130 万美元,用户创建了超过 3,600 个市场,创建者合计获得了超 1.26 万美元的收入。
4.2.3 Solana 代表:PMX Trade
PMX Trade 前身是 Polymarket 的最大 TG Bot Polycule,后自立门户在 Solana 上推出了自己的预测市场。前身 Polycule 获得曾投资了 Pump Fun、Believe 等知名项目的风投孵化器 AllianceDAO 投资。PMX Trade 是一个 AMM 型预测市场,参考 Pump Fun 的代币发射机制,引入了内盘机制 Presales 以验证市场的社区兴趣和可行性;创建者和其他用户可以添加 1 万 - 5 万或者 5 万 - 10 万美元的基础流动性成为 LP,当达到 5 万美元或者 10 万美元需要添加的流动性硬顶后,PMX Trade 将会把流动性迁移至 Meteora 上,并创建 Yes 和 No 两种代——对于 5 万美元流动性的池子来说,Yes+No 代币总市值为 100 万美元;10 万美元流动性的池子中的 Yes+No 代币总市值为 1,000 万美元。这些代币可以在 Solana 上所有 DEX 自由交易。预售参与者作为 LP 注入初始资金,市场上线后 LP 可在代币交易中获得收益,即收取的每笔交易 1% 作为费用,而其中的 60% 分配给 LP。此外,平台内置自动化套利机制,由 Option Wallets 管理 99% 的 Yes/No 代币供应,并作为自动化做市商维持总市值目标(500 万或 1,000 万美元的总市值)。
PMX Trade 的决议方式为手动决议,由团队基于真实事件客观判定获胜结果,而非任何预言机机制。当市场到期时,Yes/No 的代币流动性自动撤出并停止交易;在判定完获胜结果后,向获胜代币持有者空投固定赔付:1 万 - 5 万美元层级为 0.001 USDC/ 代币;5 万 - 10 万层级为 0.01 USDC/ 代币(例如:持有 1,000 Yes 代币且 YES 胜出,可获 1 USDC 或 10 USDC)。LP 在市场到期后和决议完成完成才可以提取本金和费用分成。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交易对手不足或市场条件异常,PMX 将按流动性池条件平等分配赔付给 LP,以确保公平。
4.2.4 预测市场生态:Trading Bots
预测市场是信息聚合器 + 流动性引擎,单靠自己做市场时刻面临着多方竞争,只有把开发者、交易用户、资本、AI、数据、链下现实世界影响力囊括进来,形成护城河才能把规模做得更大。Polymarket 和 Kalshi 都已纷纷推出了附属账号去支持交易者的推广和早期生态应用的发展。从附属账号类型来看,预测市场核心生态主要包括 Trading Bots(交易终端与 TG Bots)、AI Agents 及涵盖市场分析、套利、交易追踪等各类数据仪表盘。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trading-bots-on-polymarket
就目前而言,Polymarket 生态应用相对最为活跃,特别是在 Trading Bots 领域,第三方开发者围绕 Polymarket API 和 Polygon 链构建了多样化的交易工具集群。Polymarket 刚在不久前启动了 Polymarket Builders Program 以支持终端工具的发展,并将以周维度奖励活跃开发者。现阶段被收录至 Grant 清单的是以下 7 个,其中老牌终端 Betmoar.fun 的每日交易量最高,最高单日一度逼近 $5M,然而多数 Polymarket Trading Bots 的每日交易量低于 20 万美元,占比 Polymarket 日交易量的不足 1%。除此之外,大部分平台主要以零费用和潜在空投预期以期获取市场份额,真实情况未知。

资料来源:https://builders.polymarket.com/
与 Meme Trading Bots 需要追求极致的交易速率不同,预测市场中相对而言是一个低频市场。Trading Bots 如果核心功能只是对事件换个地方交易,那可能很快会被淘汰,现有成熟的 Meme 终端 /Bots 同样随时都可以聚合进来。预测市场 Trading Bots 势必要转向精细化运营,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社交 Alpha:对鲸鱼行为和 Smart Money 的跟踪和跟单。Polymarket 链上撮合,交易透明,使用 Bot 实时监听大户下单和跟单,等概率收敛后平仓。比如 Polycule 是最早可用于自动跟单的 TG Bot 之一,并被 Polymarket Analytics 网站所集成和推广
跨平台套利:随着预测市场变多,Trading Bots 需要具备跨市场能力。对于同样的一个事件,Polymarket、Kalshi 或者其他市场的概率可能存在 3-5% 的差异,Trading Bots 应当要具备反映这些差跨市场差异的能力。目前 okbet 是为数不多集成了 Polymarket、Kalshi 和 Limitless 三大市场的 TG Bots
新市场做市:首先是对新市场新事件的监控,其次是对刚开盘的新事件的快速集成,Bot 还需要具备提供 Yes/No 双边报价的能力,赚买卖价差甚至是平台补贴
事件驱动:类似于对 Meme CA 的刮刀功能,Bot 抓取新闻、X 推文、链上数据,生成实时概率偏移信号和根据特定信号自动下单
Meme Trading Bots 以绝对速度取胜,Polymarket Trading Bots 则是以信息差取胜,覆盖更多市场、帮助用户挖掘更多的信息差 Alpha。
5.当下的核心挑战: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当预测市场走向主流,其面临的内部风险不再是之前链上项目共有的代码 Bug 或黑客攻击问题,而是更多延伸到触及法律、社会学和治理哲学的层面。
5.1 内部风险:从“技术问题”到“治理困境”
预测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其多样性—万物皆可预测,例如无门槛的 Polymarket 上,其平台创建活动在 2025 年经历了爆炸性增长。从 2024 年每月仅有数百到上千个新市场的平稳状态,激增至 2025 年下半年每月创建超过 1 万个新市场的火热现状。这证明了平台极高的活跃度和社区参与度,用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现实世界的各类事件转化为可交易的市场。
但这恰恰带来了它最大的难题:流动性被极度分散。 一场总统大选可以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一个关于“下季度 iPhone 销量”或“某公司下周是否会继续购买 BTC”的市场,可能只有寥寥数万美元的交易量。即“头部市场”的虹吸效应明显,在这些市场中,流动性极好,价格发现高效,交易体验流畅。然而成千上万个更小众、更垂直的市场,却面临着流动性严重不足的困境。

资料来源:https://dune.com/filarm/polymarket-activity
流动性过低会产生两个致命后果:首先,由于少数人的大额订单就能轻易操纵价格,因此长尾市场的价格很难能代表“集体智慧”,其作为“真相引擎”的核心价值也随之消失;其次,用户体验极差,交易滑点高深度不足让交易者无法顺利进出,市场失去了交易层面的吸引力。如何有效地引导和聚合流动性,为成千上万个长尾事件市场提供足够的深度,是所有平台面临的持续性难题。
预言机及规则模糊性问题
如果说智能合约是预测市场的“执行者”,那么预言机就是其“最终审判者”,在整个预测市场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其地位尤为重要。然而,当预言机审判的对象不再是清晰的链上数据(如 BTC/ETH 价格,钱包数量等),而是模糊的现实世界事件时,整体判定的风险便从技术安全升级为对真相定义权的治理冲突。
案例一:2025 年 6 月的“泽连斯基西装案”

资料来源:https://polymarket.com/event/will-zelenskyy-wear-a-suit-before-july
当时 Polymarket 上一个关于“泽连斯基是否会在 7 月前穿西装?”的热门市场,吸引了高达 2.4 亿美元的交易量。该事件的最终裁决引发了巨大的市场争议,暴露了当前预言机治理体系在面对规则模糊性时的脆弱性。
事件发生:2025 年 6 月 25 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上,穿着一套黑色的正式服装亮相。
一方声音:BBC、《基辅邮报》等部分国际及当地主流媒体将其描述为“西装”。按照市场规则—参考“可信报道的共识”,押注“是”的用户认为结果已定。
另一方声音: 部分媒体和社区用户则认为,他穿着的是“西装风格夹克”(suit-style jacket),并非包含领带、衬衫、西裤和外套的传统意义上的全套西服,因此不符合市场预期。
预言机判定:负责结算的 UMA 乐观预言机,在最初提案为“是”之后,遭遇了巨额 UMA 代币(价值约 2500 万美元)的质疑。经过投票后,最终的裁决结果被确定为“否”,导致押注“是”的用户的头寸价值瞬间归零。


资料来源:https://www.kyivpost.com/post/55194
资料来源:https://www.president.gov.ua/en/news/u-gaazi-volodimir-zelenskij-proviv-zustrich-iz-donaldom-tram-98653
此案的核心争议,在于当现实世界对一个概念“西装”的定义本身就存在模糊地带时,一个存在潜在利益冲突的治理机制该如何裁决。例如本案中,一个治理机制存在利益冲突的预言机,其裁决结果必然会导向有利于“权力方”的解释。 换言之,规则的模糊性为持有巨额“否”方头寸的 UMA 巨鲸提供了“合理的怀疑”空间,让他们得以利用自己的投票权重,将争议推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规则定义的不严谨,为治理的公正性埋下了巨大隐患。
案例二:2024 年 7 月的“委内瑞拉选举案”
如果说“泽连斯基西装案”的核心是规则的模糊性,那么这个价值 610 万美元的“委内瑞拉选举案”,则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当预言机的“社区共识”与市场白纸黑字约定的“客观规则”发生冲突时,应该以谁为准?


资料来源:https://polymarket.com/event/venezuela-election-winner/will-nicolas-maduro-win-the-2024-venezuela-presidential-election
市场规则及事件发生:在 Polymarket“2024 年委内瑞拉总统选举结果”的市场的规则中明确规定:“该市场的主要信息来源将是委内瑞拉官方发布的消息,但可信报道形成的共识同样有效。” 选举日当天,尽管出口民调显示反对派候选人领先,但市场价格始终青睐现任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 (Nicolás Maduro),其胜率徘徊在 75-80% 之间。 选举结束后,委内瑞拉国家选举委员会 CNE 正式宣布现任总统马杜罗以 51.2% 的得票率获胜。消息一出,Polymarket 上马杜罗的胜率飙升至 95%,Polymarket 甚至还发 Twitter 庆祝其提供了平台准确实时的选举信息。对于押注马杜罗的交易者来说,胜券似乎已是囊中之物。
一方声音: 押注马杜罗的用户认为,预言机应该严格遵守“以官方消息为主要来源”的规则,依照委内瑞拉国家选举委员会 CNE 的选举结果,判定马杜罗获胜。
另一方声音: 投票支持冈萨雷斯的 UMA 代币持有者则认为,“基于反对派公布的数据和部分国际媒体的质疑已经形成‘可信共识’,并且这个共识比一个‘被操纵的官方结果’更可信,因此可以覆盖主要来源。”应该判定判定反对派候选人冈萨雷斯 (Edmundo González) 获胜。
预言机判定:在社区激烈的辩论和投票后,UMA 社区最终做出的裁决是:与委内瑞拉的官方选举结果完全相反,判定反对派候选人冈萨雷斯获胜。绑定马杜罗获胜 Token 的市场价格快速从接近 $1.00 暴跌至零。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UMA 社区究竟是在解释规则,还是在重新制定规则?UMA 代币持有者通过投票,选择了"可信共识的"解释。即基于反对派公布的数据和部分国际媒体的质疑已经形成,并且比一个“被操纵的官方结果”更可信,因此可以覆盖主要来源。UMA 预言机在这里扮演了法官、陪审团和行刑者的三重角色,将自己从一个中立的仲裁者,变成了一个基于社区主观判断的裁决者。
上述这些事件深刻暴露了当前预测市场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缺陷,它们清晰地指明了当前赛道最薄弱、也是最具价值的量个环节:真相裁决和规则定义。对于投资人和创业者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最肥沃的土壤并非在于与 Polymarket、Kalshi 正面竞争,而在于为整个生态提供“铲子”的赋能型企业。每一个针对预测市场薄弱点所需要做出的改进和创新,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
5.2 外部风险:全球化的监管不确定性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技术赛道而言,与现有监管框架的互动,既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对于预测市场创业者而言,清晰的监管环境并非技术创新的阻碍,而是产品大规模落地、获得主流用户信任的必要前提。当前,全球监管环境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的状态:部分地方倾向于收紧,而部分地区则相对清晰和开放。监管的考虑核心都聚焦于一个根本性的定性问题:去中心化预测市场,究竟是基于链上的合约金融金融创新,还是无牌赌博?理解并遵循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是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首要课题。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和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其监管态度对整个赛道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美国的监管体系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联邦与州之间、不同机构之间并行探索、相互博弈的双轨制特征。
联邦层面 CFTC 的“金融工具”定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是联邦层面的主要监管者。它倾向于将预测市场的“事件合约”视为一种广义的金融衍生品,并试图将其纳入自己的监管框架。其法律依据是《商品交易法》(CEA),该法案对“商品”的定义极为宽泛。
合规路径: CFTC 为预测市场提供了一条“正门”——即申请成为受其监管的指定合约市场 (DCM)。Kalshi 正是通过这条路径获得了在美国运营的合法身份,使其能够在受监管的环境下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
执法行动: 对于未经许可的平台,CFTC 则毫不留情。在对 Polymarket 的执法行动中,CFTC 将其合约明确定义 *“未注册的掉期交易”和“二元期权”,并对其处以罚款。而 Polymarket 则在 25 年出手,通过收购刚刚获得 DCM 牌照的 QCEX,意图重返美国。
州级层面定义“在线博彩”的背后原因
与联邦的金融视角不同,美国各州拥有独立的博彩立法权。州博彩委员会从用户行为保护和州级财政利益(如税收)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将预测市场视为在线博彩。
核心逻辑:各州博彩委员会并非不理解预测市场与传统赌场的区别,但它们选择从最朴素的用户行为出发,将其定义为在线博彩——因为其核心模式完全符合“为有价值之物(金钱),就一个主要由偶然性决定的、自己无法控制的结果进行冒险”这一定义。
司法行动:以内华达、新泽西、马里兰为首的多个州,正在积极通过法律诉讼挑战预测市场的合法性,即使是像 Kalshi 这样持有联邦牌照的平台也不例外。10 月 8 日,内华达州联邦法官的一项裁决展现了州级别监管方对法律条文的微观语义解读。法官认为,Crypto.com 虽然收购了持有 DCM 牌照的 Nadex,但是其体育合约的产品是基于比赛的“结果”(outcome),而非《商品交易法》中定义的、可构成“掉期”的“发生”(occurrence,即是与否 ),因此裁定其不属于 CFTC 的管辖范畴。这个判例的警示意义巨大,它表明 CFTC 的 DCM 牌照并非万能的“免死金牌”,即相关的判定在美国体系内仍然存在争议。州一级的法院仍然可以从一个极其技术性的角度,对联邦法律造成挑战。
美国的监管冲突并非孤例,而是全球发达经济体普遍困境的缩影。当我们放眼全球,会发现绝大多数国家 / 地区都倾向于将预测市场直接归入“在线博彩”的范畴,并要求其遵守各国独立且严格的博彩法规。这为全球化运营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深度理解并适应本地市场的团队提供了机会和指引。以 Polymarket 为例,下表清晰地展示了全球主要地区对预测市场的监管态度差异:

Polymarket 最初的合规策略,是希望利用技术架构来规避监管出击。其核心思路是,在法律上将中心化的“运营公司”与去中心化的“技术协议”进行切割:它将两个法律实体拆分,并放置于离岸国家,严格通过 IP 封锁等技术手段禁止一些高风险地区的用户,并坚持用户资金由个人钱包自托管。通过这一系列操作,Polymarket 试图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纯粹的技术服务商,主张公司本身不直接提供受监管的金融服务,而其前端仅仅是为用户访问底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浏览器”。
然而,在美国 CFTC 在对 Polymarket 的和解令中,提出了一个足以击穿这层法律防火墙的观点,这同时对整个 DeFi 行业都构成了深远的警示。CFTC 认为,即使底层协议是去中心化的,只要项目方运营了一个 Web 界面来促进用户的访问和交易,该项目方就构成了需要对其负责的受监管行为。 这一执法逻辑,意味着简单的“技术中立”抗辩在监管机构面前可能不堪一击,并将前端界面的运营方直接推向了监管的聚光灯下。
目前来看,主要有三条路径,每条路都有其清晰的利弊权衡,拥抱监管 ( 类 Kalshi),技术规避 ( 类收购美国牌照前的 Polymarket),还是离岸灰色运营,这需要创业者权衡利弊,谨慎选择。创业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三条路各有其对应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希望长远、合法的运营预测市场平台,那么合规战略并不能以事后补救为主,而是一个项目启动前就要做好的重要顶层设计,它将决定项目的基因、上限和最终命运。
6.未来的机会: 创业者还能做什么?
在深入剖析了预测市场的内部治理困境与外部监管迷雾之后,除了一系列艰难险阻,我们更能看见一个因“不完美”而充满机遇的蓝海。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头部平台踩过的坑,正是下一代公司成长的沃土。机会不再仅仅在于“再造一个 Polymarket”,而在于以更落地的角度服务整个生态,以解决赛道的核心瓶颈。
6.1 平台层面的差异化竞争
与 Polymarket 和 Kalshi 这样的巨头竞争,新入局的平台必须找到差异化的生存之道。这意味着,创业者需要在合规路径、目标市场和技术生态这三个核心维度上,做出与巨头不同的战略抉择。
不同公链的生态站位:Polymarket 的成功,深度绑定了以太坊 /Polygon 生态。对于新平台而言,与其在巨头的“主场”作战,不如选择一个全新的、高潜力的公链生态进行差异化竞争。例如 BNBChain 的 Opinion Labs,BASE 的 Limitless,Solana 的 Jupter,Drift,PMX Trade,以及其他新兴 L1/L2 生态必然也都在扶持自己的预测市场。
深化细分市场:Polymarket 和 Kalshi 的优势在于广度,覆盖政治、体育运动、宏观经济等大众热点。新平台的机会可能在于细分领域、深度内容通过深耕垂直领域来构建壁垒,例如新平台可能专注于娱乐事件(奖项 / 票房 / 歌手榜单等等)的垂直预测市场平台,通过更专业的社群运营和产品设计来吸引核心用户。
深挖细节和产品服务需求:例如,Limitless 从产品入手,引入了动态杠杆,并利用类似永续合约的价格曲线来定价,这使得市场更适合高频交易者。AMM 模型与外部的生息协议结合,让提供流动性的资金在做市的同时也能赚取收益,希望提升 LP 的资本效率和参与意愿。functionSPACE 则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统一的“信息市场”生态系统和底层基础设施,通过创建统一流动性池来为长尾的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它希望连续概率市场,超越了简单的“是 / 否”问题,允许用户对一个连续的概率分布进行交易。
6.2 基础设施层的多样性机会
公链与平台之争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一场围绕着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早已打响。无论是选择哪条差异化
Experts clash over whether ether ETF demand justifies sacrificing staking rewards.
MiyukiBifrost integrates synthetic BTC and BtcUSD onto Stacks for cross-chain utility.
WeiliangAs firms like Boyaa double down on crypto, NFT hype flames flicker around cultural icons - signaling the search for utility beyond narrative.
BrianDarkfarm's BOME token, inspired by Pepe memes, went viral on Solana, surging over 47x in 24 hours amid artist's massive liquidity provision.
AlexStarbucks sunsets NFT pilot amid memecoin ad blitz and enterprise blockchain retreats.
AlexMemecoin fever sparks another multi-million Solana phishing scam as fraud shadows mania.
MiyukiAmid staking centralization critiques, Solana overtakes Ethereum's daily transactions powered by scalability tradeoffs.
WeiliangSHIB's surges past 411M txs while linking with K9 Finance amid token volatility.
AlexSenators demand SEC rigorously vet crypto ETFs over transparency, manipulation concerns.
MiyukiCrypto upstart 5thScape woos XRP investors with 1,000% presale gains amid VR/AR pivot.
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