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CoinDesk 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考虑设计具有新兴代币化资产的抵押借款平台时,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借款人的行为至关重要。该研究的作者声称,他们是第一个记录个人 DeFi 钱包杠杆率的人,这与理解金融稳定性问题息息相关。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正越来越多地尝试将债券和证券等传统资产代币化。根据央行小组的技术研究,DeFi 借贷平台的运作为了解代币化的相关风险和对传统金融的潜在破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研究发现,DeFi 借贷者一般会避免过高的杠杆率,因为他们在自动清算时会面临巨大损失,即当借贷者的头寸风险过高时,抵押品会被自动出售。借款人采取保守的做法,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如果过去的回报率较高,DeFi 用户往往会存入更多资金。该研究的作者柳芭-海姆巴赫(Lioba Heimbach)和黄文倩(Wenqian Huang)利用以太坊区块链的数据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借贷弹性和战略替代行为。国际清算银行探索 DeFi 领域已有一段时间,与法国、新加坡和瑞士央行合作,成功测试了央行数字货币批发和 DeFi 元素(特别是自动做市商)的跨境交易。2022 年,国际清算银行的两份文件称,DeFi 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更加不稳定,可能无法解决大型中介机构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最新的研究是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进行的,专门研究 "DeFi 借贷中用户行为和资金池动态的错综复杂性"。研究报告称,开展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人们认识到 DeFi 协议一直在促进 "具有重大经济规模 "的抵押借款,其最高存款额超过 350 亿美元,未偿还债务超过 250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