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字节元 CKB
6 月 10 日,RGB++ 协议作者、CELL Studio 创始人 Cipher,DotSwap 联合创始人 Lin,Shell Finance 联合创始人 Tim Xie,以及 TBC(Turingbitchain)的 CMO NIGO 做客 UTXO Stack 的推特 Space,畅聊 UTXO 模型能否催生比特币生态新模式。
在上一篇文字整理稿中,嘉宾们分享了 UTXO 模型和账户模型在设计哲学、效率等方面的区别和优势,以及如何在 UTXO 模型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合约能力。这篇文字整理稿将涵盖基于 UTXO 模型开发项目的挑战、L2 解决方案、安全性、生态模式等话题。
需要注意的是,文字整理稿精简了很多内容,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这场 Space 的内容,建议直接收听音频回放:
https://x.com/utxostack/status/1799046046812942369
3、基于 UTXO 模型开发项目,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Cipher:前面我们讲了 UTXO 模型的优势,比如简洁、并发、调试更方便等,但其实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说它的全局状态会比较麻烦。
以太坊账户模型的全局状态更新实际上是由矿工来做的,把交易加入区块的同时,计算了全局状态的更新。但是 UTXO 模型的全局状态只能是在链外发交易的人更新完这个状态,然后 commit 出去。这里面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某个 UTXO 保存了所谓的全局状态,那似乎就代表在同一个区块里面只能有一个人去更新它。如果两个人同时更新它的话,那就冲突了。
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大量的工作会在这上面产生,就是我们需要一个链外的 Aggregator 把很多人对于全局状态的访问聚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单一的结果,然后上链,区块链只处理最终的那个状态的迁移,这等于是账户模型和 UTXO 模型相结合的思路。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认为最大的技术挑战了,它增加了很多的开发工作量。相对于账户模型来讲,除了常规的链上智能合约和链下访问接口之外,你还要做一个链外的聚合操作和计算的接口,链外计算和链外聚合会带来很多工作量。
当然,我们也有解决方案,我们尝试在 L2 也把矿工也引进来,可能不一定叫矿工了,叫 L2 节点比较合适,它们同时承担 Aggregator 的工作,当然这里面也需要一部分的开发。
我们有一个兄弟项目叫 Khalani,他们有一个思路,他们用一种形式化语言来在这个 RISC-V 的 VM 上又搭了一层 VM,这个 VM 是处理刚才讲的这个形式化语言的。那这个形式化语言能做什么事情呢?当你写一个面向 UTXO 的智能合约的时候,它会自动地同时生成链外的 Aggregator 和 Generator,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编写一次代码,生成多个处理器。这个思路其实也非常酷,当然他们也还没有开发完成,这里面技术难度挺大的。
Tim Xie:如果用个比喻的话,我觉得以太坊那边其实是一个高度细分的流水线工厂,你想做任何事情,无论开发还是知识的获取,都相对比较容易,生态也非常丰富,基建、中间件的支持和方案也都有。当你回到比特币生态的时候,就像从工业社会回到农业社会,就像在福特开发出流水线之前,如果你生产汽车,可能你既要去造轮子,你还要去造制造轮子的这样一个工具。比如说我们在做 Shell Finance 的时候,需要一个 oracle,需要用到 DLC,但市面上没有可用的 DLC,我们只能自己去做,去跟别人合作一起开发。这就好比以太坊上的 MakerDAO 做稳定币的时候需要一个 oracle,但市面上没有 Chainlink,他们只能自己去做 Chainlink。
所以,从我的角度看,在比特币生态开发最大的困难在于生态支持,以及基于 UTXO 开发的难度要比基于 EVM 开发的难度大很多。当然,这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一个生态的早期参与者就是要比后来者背负更多的压力、解决更多的问题。
4、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基于 UTXO 模型的 L2 解决方案,它们如何解决比特币的可扩展性问题?
Lin:如果严格按照我之前讲的判断标准,那一个都没有,因为它们的交易都没有发在 L1 上面。换句话说,在比特币一层上面,我们还可以有一些叠加层,这些叠加层去执行一些新的规则,这些新的规则只在叠加层生效,不在一层上面生效,但同时这些叠加层又享有一层的好处,比如说 UTXO 的防双花机制等。这其实是我个人的看法,所以我目前没有把那些所谓的比特币 L2 项目当作二层。
广泛意义上的基于 UTXO 模型的 L2 项目,我看的比较少,我主要在研究如何用 ZK(零知识证明)的方式做 trustles bridge,发挥 UTXO 的优势。目前市面上的跨链桥,大部分都是偏中心化的方式,把资产从一条区块链跨到另外一条链,在我看来,无论是严格意义上还是广泛意义上,都不能算 L2。(注:这里推荐阅读《RGB++ 资产为什么可以实现无桥跨链》)
5、有人担心引入一些复杂协议可能会对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共识机制带来挑战,大家怎么看?
NIGO:Ordinals 和 BRC-20 确实带来了很多争论,这些争议可以分成两大阵营。支持方认为,只要你支付手续费,你就有权利以任意的方式使用区块空间,不论交易的是什么内容。他们认为,BRC-20 和 NFT 给比特币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叙事,有利于提高比特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 Core 开发组其实是比较反对的,他们认为比特币主链要保持简洁,让 BTC 作为数字黄金,不希望它去做什么应用,所以他们认为 BRC-20 与 NFT 是毫无价值的垃圾交易,而且过多垃圾交易还会抢占交易带宽,导致交易入块时间变长以及手续费变高。所以本质上还是理念的不同。
我个人觉得比特币 UTXO 加上默克尔树的底层模型,天然适合高并发、高性能的交易,如果主链的 Core 开发组不支持,那我们就来到二层甚至侧链去实现。我比较认可 “you play you pay”,只要你付钱了你就可以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属于支持方。
Lin:我觉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别人说引入一些复杂协议可能会对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共识机制带来挑战,那这个挑战到底是什么?不能别人说会带来挑战,我们就信了,对吧?以及这个挑战假设它发生了,我们作为个人,作为比特币的支持者,要通过什么样的去中心化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比特币资产不受影响?这些问题其实很值得思考。它其实是回到了去中心化的本质。既然讲去中心化,那就肯定不是某些人的看法,而是要在这个事情上能够达成共识。那么我们大家在这里面共识达成的机制是什么?这挺有意思的,我不想直接给一个我自己的看法。
我还想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提出来说某些协议、某些应用对比特币的安全有影响,OK,那不管是我们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样的观点,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去保护自己手里的比特币资产呢?我们是怎么保护的呢?这些值得大家去想一下。
Tim Xie:我最近一直在看比特币的全网算力和矿工收入能否覆盖其支出。比特币的区块奖励会大约每四年减半一次,越往后越少,而矿工只以利益为主,区块奖励变少了之后,矿工们凭什么去维护网络的安全呢?他们投入算力是一定要有回报的。所以很明显,如果比特币系统要持续运行下去,它的发展路径一定是链上的交易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繁荣,矿工费变得足够丰厚。
Ordinals 和 BRC-20,它们并没有去分叉比特币,也没有影响比特币的共识和安全,它们是靠 Indexer 的方式去扩容的,在比特币主链上就是一笔 UTXO,只不过它比较麻烦而已。在我看来,它们并没有损害整个比特币网络里面最核心的价值——这个网络本身,也没有植入任何病毒。
相反,Ordinals 和 BRC-20 等新协议,给比特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带来了一批新用户,并让一部分用户留在了比特币生态,同时还增加了矿工 的手续费收入,为比特币系统持续运行下去作出了贡献。
6、UTXO 的独特性能否催生新的生态模式,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
Cipher:比特币生态从铭文开始火起来,然后大家开始谈比特币文艺复兴,现在整个生态进入到了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我觉着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契机是以太坊生态遇到了瓶颈。
过去比特币被认为只要做好 SoV(价值存储)就好了,不用做别的。以太坊是世界计算机,我们要把去中心化世界的理想搭建在以太坊上,去中心化的媒体、金融应用、游戏等等,都搭建在以太坊上。但随着以太坊越来越固化,资本局越来越重,新的创业者机会越来越少,以及从 PoW 转向 PoS,大家开始怀疑说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把未来的 Web 3 设施都压在以太坊上。同时,像 Solana 这样的新兴平台也在崛起,它不在乎去中心化,甚至名牌说自己偏中心化,但效率就是高,就是快,就是便宜,在不断地抢以太坊的市场。
这个时候,有一帮人说,我们反而认可最早期的比特币,它更去中心化,更精简,我们要在比特币生态重构整个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这个叙事更让人感兴趣,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但跟 UTXO 的关联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这里面其实是价值取向的不同,而 UTXO 只不过是因为它的优势在这个叙事中逐渐凸显出来了而已。
另外,以太坊的生态发展一方面也在向 UTXO 这边靠拢,比如说并行 EVM 的计算,就是在每笔交易发起的时候,先明确标出来我会消费或者占用哪些状态,这样的话方便我去做并行处理,这其实就是 UTXO 的思想。
在 DeFi、NFT、元宇宙等领域,有哪些创新项目值得关注?我对 CKB 生态更熟悉一些,像 Nervape、Unicorn 这些项目,它们跟以前的 PFP NFT 项目不一样,它们更强调互动、游戏性、内部参数的变化,更像 Loot。
此外,我比较看好闪电网络,它是更适合 UTXO 的,以太坊世界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闪电网络。基于闪电网络的支付,基于闪电网络的各种 Finance,这块肯定是一个大的赛道,会有新的东西出来,只不过目前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但其实会发展很快,可以期待一下。
Tim Xie:我认为目前以太坊还是创新领域里面走在最前沿的,只不过它遇到了问题。以太坊白皮书里描绘的东西,包括预测市场、交易、DeFi、预言机、RWA 等,基本上都做完了,所以下一个阶段它要做什么,其实它是不知道的。没有新的需求出现的时候,大家会陷入到集体性的迷茫,需要独自地去闯出一条路来。
目前市场的反应是两条不同的分支路线,一条是 Solana 说的我们要去搞 AI,去搞 DePIN,另一条是一部分用户觉得我们要回到比特币这边。现在比特币生态在做铭文,在做 DeFi,我们的意识形态其实还是在按照以太坊的范式往前走,所以前期的生态发展基本都是一样的。
等比特币这边走完了这一阶段,可能是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之后,比特币生态会不会开始变得和以太坊生态不一样呢?从目前来看,比特币这边有资本也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不过这边的问题是非常去中心化,不像以太坊有基金会去统一地组织和协调。当然这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大家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会受到别人的约束,也不用去管什么正统性,大家都可以尽自己的技能去探索。我目前的看法是,在可预知的两年内,我们其实是一个追赶的角色,把曾经以太坊行发生过的事情以及被验证过成功的模式,在比特币这边重新做一遍。两年后,当我们已经追赶完了之后,我们要怎么走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Lin: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把比特币当作数字黄金,那在比特币上的各种资产可以看作是黄金艺术品。黄金艺术品不一定要用黄金去购买,也可以用法币或者其他货币去购买,同理,比特币上的资产也不一定要用比特币去兑换。
现在比特币 ETF 已经通过了,所以我们要开拓视野,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追求链上交易,我们也不应该只盯着了解比特币知识、拥有比特币的那一小部分人群,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市场非常的小。也就是说,我们要开拓视野,要出圈,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