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专门投资人工智能主题的ETF,可以保证其投资组合尽可能覆盖多的不同公司,将漏掉某一个公司的概率降到最低。
2024年,最火热的投资赛道是哪条?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会选择“人工智能”。从年初OpenAI公布Sora以来,我们很多人都被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各种视频和小电影刷屏。当然,人工智能究竟如何提高生产力,为相关公司带来多少营收,似乎还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但是向人工智能掘金者“卖铁锹”的公司已经赚的盆满钵满。生成式AI所必需的GPU市场的领头羊,英伟达的市值超过了2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微软。其创始人黄仁勋的传奇故事也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如何从这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分到一杯羹?相信这是很多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毫无疑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几年前买入英伟达的公司股票。但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回到过去去购买未来铁定会大涨的股票。事实上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公司数以千计,能够在几年前就想到通过英伟达来赌人工智能赛道的投资者,可谓寥寥无几,甚至可能被认为异想天开。
因此,对于很多个人投资者而言,另一个办法是购买专门投资人工智能主题的ETF。这些ETF不会只投资一家或者两家公司,而是会选择几十家甚至更多数量的公司股票购买。这样的投资方法,可以保证其投资组合尽可能覆盖多的不同公司,将漏掉某一个公司的概率降到最低。
当然,即使是只专注于投资人工智能的主题型ETF,其数量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由于这是最近两年最火热的投资主题,很多公司都选择向人工智能靠近,在其产品、服务或者公司宣传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字样。2019年,英国风投公司MM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欧洲有2830家初创的人工智能公司,其中只有1580家确实在做人工智能研发。换句话说,大约45%的自称人工智能的公司,做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只是来蹭“人工智能”的热度而已。其次,如果我们把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深挖,其涵盖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工业自动化、非工业自动化、3D打印、语言生成、自动驾驶等。毫不夸张的说,所有这些细分行业都和人工智能高度相关,其赛道里的公司都可以归入人工智能主题。
以这些标准为出发点,截至2024年3月,我们大约可以找到50多只人工智能ETF。如果只看资金管理规模在1.5亿美元以上的ETF,那么这个数字被减少到18只左右。这些ETF的投资策略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以人工智能投资主题为核心,目的是帮助投资者获得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投资回报。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ETF的回报,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过去12个月中,这18只人工智能ETF中,只有4只的回报超过了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其中一些人工智能ETF的回报惨不忍睹。比如有一只ETF叫做First Trust Nasdaq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ETF(ROBT,资金规模5.5亿美元左右,从名字即可看出该ETF专门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赛道),其过去12个月的回报比同期的标普500指数落后了19%。另一只ETF叫做WisdomTree U.S. AI Enhanced Value Fund(AIVL),其过去12个月的回报比同期的标普500指数落后了13%。
很多读者一定感到很惊奇。我都已经摸对了赛道,下注了最热门火爆的人工智能行业,为什么回报还不如股市大盘平均回报?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类股票的回报差别是很大的。从公司股票的回报百分比来看,最大的赢家是英伟达和超微电脑(SMCI)。除此以外,像亚马逊、微软和元宇宙平台这样的大市值公司,其股价也因为人工智能的概念而大涨。
也就是说,到最后投资者是否能够获得好的投资回报,关键就在于他的投资组合中有没有包括英伟达、亚马逊、微软等股票,以及这些股票所占的比重。
截至2024年3月底,标普500指数中的英伟达、亚马逊、微软和元宇宙权重分别高达5.3%、3.72%、7.25%和2.55%。标普500指数在过去12个月(截至2024年3月底)的回报高达30%左右,其中约1/3来自于上面提到的这几家科技巨头。
而专门投资人工智能赛道的ETF,则未必如标普500指数那样,在投资权重上高度集中于头部的那些科技巨头。这主要是因为,这些ETF投资的目标是一个赛道,而不是某一两家公司。如果你要确保把整个赛道买下来,那么你就需要把子弹均匀的分一下,尽可能分散在多家公司上,而不是全部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工智能的ETF,把任何一只被投资股票的最高权重限定在4%或5%。当某一只股票的市值权重超过该比例时,ETF基金经理会进行干预再平衡,把高权重的公司股票卖掉一些,并买入一些低权重的公司股票,以把投资组合的权重分布拉回到比较均匀分布的平衡状态。这种操作,能够保证投资者不错过整个赛道,但遇到像英伟达这样的“超级妖股”时,就会拖累投资者的回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学到点什么?
第一、要想通过选定赛道和行业来投资获利,其难度比很多人想象的难的多。哪怕是看对了人工智能赛道,买入了专门投资人工智能行业的基金,投资者也未必能够战胜市场,甚至可能大概率落后市场平均回报。这就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都应该为基于指数的被动投资留有一席之地。既然很难战胜被动投资,那何不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划出一块领域,比如总投资额的X%,专门用于被动投资。
第二、这同时也说明,主动投资的门槛是很高的。比如一些投资者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是“风口”。但如果你的认知仅限于此,去买了一些人工智能主题ETF,那其实离高质量的主动投资,获得超额回报还差得很远。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有自知之明,理解获得超额回报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第三、真正的主动投资不需要多元分散。投资传奇巴菲特在多次场合中说过,他不认同过多分散自己的投资。一般股民,最多买8-10只股票,长期持有就够了。任何一个投资者的精力和认知都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投资者应该有所选择,让自己成为某一两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些领域垂直深耕。我们不要忘记,主动投资(选股或者选行业)的出发点,就是基于自己高于市场的认知,去追求超过市场平均回报的超额回报。因此在主动投资的基础上,再去多元分散,那就等同于把自己高于市场的认知给稀释了。当然,在这里决定主动投资的前提,是投资者自己确实具有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研究和认知。如果没有,还不如回到上面第一条,老老实实买个大盘指数ETF长期持有。
第四、在现实中,更实际的操作方法,可能是同时持有主动和被动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可投资资金一分为二,一部分专门放入低成本的被动型指数ETF,长期持有;而另一部分则专门用来做主动投资,去追求自己看好的行业或者公司。这样,就既能保证自己获得市场的长期平均回报,同时又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证明一下,看有没有能力战胜市场,获得更好的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