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24 年 1 月,新加坡出台了《2024 年金融机构(杂项修正案)法案》,标志着加密货币监管格局发生了关键性转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这一举措标志着在加强监管和为蓬勃发展的加密货币行业引入新标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扩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权力
该法案的核心在于大幅加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权力,尤其是对持有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CMSL)的公司的权力。这些公司通常从事不受监管的活动,如比特币期货和支付代币衍生品,大多在海外交易所交易。该法案授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有关这些活动的标准和保障措施的指令,以应对其受监管业务的潜在风险。
关于不规范商业活动的规定
这项立法改革针对的是参与不受监管业务活动的 CMSL 持有人,通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书面指令,要求他们遵守最低标准。这种做法旨在降低风险,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风险,并提高该行业的问责制和透明度。
阻止投机性投资的措施
针对加密货币投资的投机性,新加坡金管局于 2023 年 11 月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修订稳定币监管框架,以及向 Circle 和 Ripple 颁发主要支付机构(MPI)许可证,表明新加坡金管局在管理数字货币风险方面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
保护散户投资者
该法案包括针对数字支付令牌(DPT)服务提供商的严格指导方针,旨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禁止通过当地发行的信用卡接受支付,限制杠杆或保证金交易活动,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保护措施。此外,数字支付代币(DPT)服务提供商必须进行风险披露和适宜性评估,确保散户做出知情决策。
客户资产保护和网络风险管理
该法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授权 DPT 服务提供商根据法定信托安排隔离客户资产,防止其被挪用。它们还必须遵守严格的技术和网络风险管理协议,以防范网络威胁。
结论
2024 年金融机构法案》是新加坡加强对加密货币监管的重要举措。通过扩大新加坡金管局的权力并为不受监管的活动制定明确的标准,新加坡旨在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这种积极主动的做法彰显了新加坡致力于走在金融创新的前沿,同时确保强有力的监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