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用户在区块链行业绝对是特殊的存在,从参与度来说中国用户在整个圈子里有着绝对的参与热度,从大热的热门项目meme土狗项目亦或者让人所不齿的空气项目貔貅盘。从公开数据可以查到中国用户在区块链项目的参与度上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用户,特点主要为趋利性很强,技术能力偏弱,短期操作为主。
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人的勤恳的特点之外更多的还是把这个行业从投资变成了带着赌博性质的投资行为。这个结论不是一家之言,从这次StepN声明屏蔽大陆用户IP和GPS定位后,相对应的鞋子和GMT暴跌就可以看出,除了其他国家用户看空之外更多的是国内用户卖出变现。
从数据上查GMT,从StepN发出公告后暴跌持续了一段时间,那根本性的问题是除了恐慌之外这种to Earn模式真的健康吗?
与此同时,让人又把眼光放到比Move-to-Earn还早些的Play-to-Earn。比如以Play-to-Earn为首的AxieInfinity和Decentraland这样的公司,正在加密货币世界中风靡一时,虽然褒贬不一,但他们似乎正在以一种新的高吸引力方式,彻底改变游戏行业。
如果你了解这些模式,你就会知道,最早期入场的用户往往会赚的盆满钵满,越往后入场的用户收益就越低,真是会出现亏损,从投资者角度来考虑这种模式很不健康,因为没有一个平衡的经济系统来为这个模型做支撑。
P2E赚钱方式?
可以这么说,所有Play-to-Earn的游戏,都是需要玩家通过玩游戏获得一些钱。
举个例子,像AxieInfinity 使用的模型,需要玩家对游戏特定的NFT进行大量前期投资。在这之后,玩家可以以升值的价格与其他游戏玩家交易他们从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内数字资产,这些资产就和市场流通起来,带动相应币种的价格。
在加密货币领域中,向来很疯狂。在去年P2E概念火爆的时候,Axie的AXS代币在2021 年期间增长超100000%,而Decentraland 的MANA代币增长了6000%。投资者用幸存者偏差来看到收益率,可能还会在心里默算一下如果我当初投资的话目前赚了多少钱,但是更希望你想的是在最低谷的时候如果你投资了会损失多少钱。抛开各种概念的外衣其本身的经济模型可能经不起推敲,但是不影响普通用户投资和买卖NFT。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游戏的持续性,以及对玩家可能导致的投资风险。
究竟什么游戏才能让你赚钱?
CryptoPunks带动了整个NFT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到专业的NFT数据分析网站上查看数据,除了头部的品牌效应较大的项目,在庞大的数据库里能实现保本不亏的项目寥寥无几,放在区块链游戏行业这些数据也会一样,大部分都不可能收回成本,造成这些原因的主要原因是除了没有创新性一味模仿之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的经济模型,就像开头所说,只有刚入场的用户才能大概率做到盈利,当然这里说的盈利的前提是长期持有代币和参与到游戏中,不包括短线操作。
对任何时候入场玩游戏的用户都比较友好的经济模型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可能更有利于长期发展。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和游戏体验不好可能是除了经济模型之外影响游戏发展的另外两个因素。而新鲜血液可能是一个死循环,新用户趋利性很强但是不是早期用户可能没办法实现盈利或者盈利的不多,对新用户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而不注重游戏体验更是一个更大的障碍。
认清P2E本质
看清P2E本质,就看它是如何获利的?答案是交易费。新玩家需要支付购买游戏内货币的费用,这是游戏的主要收入来源。游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原生代币的价格升值,这点和其他代币没多大差别,所以,在P2E领域里,拥有稳固社区和品牌的游戏比其他小游戏开发商更加具有优势。
还是拿Axie公司举例,Axie的最大竞争优势是,它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其玩家,根据彭博社的一份报告,Axie游戏玩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一个点就是不缺人口。而这些人通过Axie改变了他们各自的生活,让这些人更加具有忠诚度。
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
可能,但实际上P2E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在玩家进入游戏之前,想的不是玩游戏,而是想着赚钱,这样就会削弱游戏体验。这样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游戏还要不要继续发展,还是选择摆烂,反正大家都是想着赚钱。
所以,让P2E模式可持续的唯一方法是让游戏玩家质量提高。纯粹为了利益,可能会削弱娱乐性和实际玩的心得体会。一旦人们过度的关注代币价格走势,而不是游戏本身,这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可能也意味着死亡。
此外,一个好游戏需要不断涌入新玩家以维持商业模式和发展收入。
延伸X-to-Earn
从一开始,整个GameFi充满了投机,Play-to-Earn没能让用户像DeFi其他产品一样干脆利落的获得收益,而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沉浸其中,不但没有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也赚不了多少钱。直到以StepN代表的Move-to-Earn模式,让这个行业看到的新的方向,更多To earn形式。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整个行业探索新方向的一个缩影,Play to Earn、Watch to Earn 、Write to Earn很多种模式,其特点为用户体验很差,用户普遍趋利性强,项目后期崛起的可能性偏弱,早期用户可能会吃到一波红利等特点。
写在最后
当然行业前期的摸索需要不断地试错,在借鉴机制的前提下创新才是最大的竞争力,而一味的模仿和copy对本身或者对行业的发展弊端多于好处,我们不能忽略StepN创新点,但也不能盲目吹捧它有多强大,的确在短短一个月时间能应收亿级别的收益确实说明至少在短期内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因为清退用户造成暴跌也说明它的不足之处,当前期热度过后那些“成功的项目”唯有经济模型才是阿克琉斯之踵,总有一天会被帕里斯射上那致命的一箭。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