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项关于能源消耗的研究揭示了加密生态系统内的设计选择对于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主流支付系统的重要性。
在题为“数字货币与能源消费”(Digital Currenci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的研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不同的设计元素对加密资产的能源消耗进行了研究,以评估开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理想机制。
不同支付系统核心处理每笔交易的能耗估计(以千瓦时计) 来源: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享了围绕数字货币的环境影响进行政策讨论的基础工作,建议放弃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分布式账本(DLT)应用,并补充道:
“特别是比特币,这一类型中最著名的应用,据估计每年消耗大量能源(约144太瓦时)。尽管可扩展性解决方案降低了每笔交易的能源成本,但它们并没有减少总体能源支出。”
然而,该国际组织承认,与传统金融系统相比,非PoW、受许可的加密资产带来了更高的能源效率:
“相对于现有支付系统,非PoW、受许可的加密资产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来自于核心处理架构和用户支付方式的节能。”
从这项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各国央行提出的建议是“以环境友好为明确目标设计CBDC”。这意味着从实验阶段就开始选择“碳足迹低于央行传统系统”的平台、硬件和设计方案。
除了环保要素外,IMF还建议各国央行在CBDC中包括其他功能,如合规性、更高的弹性和离线功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指出,政策制定者将通过权衡技术的底层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来考虑加密货币或CBDC的主流化。在这项研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支付系统每年的能源消耗为47.3太瓦时,大致相当于葡萄牙和孟加拉国等经济体的年能耗。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非营利性DLT生态系统提供商Iota Foundation与戴尔科技合作开发了一个实时碳足迹跟踪系统。
这一举措将实现对BioE可持续能源和堆肥设施的碳排放的近乎实时的跟踪。Iota Foundation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人Mathew Yarger表示:
“我们现在能够跟踪和验证有关气候变化的数据,以及我们如何积极努力以前所未有的水平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