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但本地投资者仍对加密货币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将数字资产作为另一种投资选择,以摆脱股票和房地产等传统投资所面临的经济挑战。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中国人正在利用创新方法,通过利用灰市交易商、海外银行账户以及利用香港对数字资产的支持,参与加密货币市场。
中国投资者藐视法规
中国投资者的加密货币投资策略不断演变,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来自上海的金融业高管迪伦-润(Dylan Run)。2023 年初,他开始扩大自己的投资组合,将加密货币纳入其中。
随着中国经济和股市的下滑,Run 认识到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货币比特币(BTC)具有类似黄金的避险投资潜力。
据路透社报道,Run 目前持有价值约 100 万元人民币(约合 14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占其投资组合的一半,而中国股票仅占 40%。在过去三年里,虽然中国股市一直在下跌,但Run的数字资产投资却激增了45%。
尽管中国大陆官方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投资者仍坚持在 OKX 和 Binance 等热门交易所交易比特币等代币。
据路透社报道,投资者还利用场外交易(OTC)渠道和开设海外银行账户来进入被禁止的数字资产市场。此外,中国公民利用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购买配额,将资金转入香港账户,利用该地区对数字资产的有利态度。
不仅散户投资者对加密货币趋之若鹜,中国的经纪商和金融机构也开始涉足香港的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报告称,由于国内市场增长机会有限,股票市场发展缓慢,首次公开募股需求低迷,这些机构正在寻求其他途径来满足股东和董事会的期望。
据说,中国银行、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等知名机构正在香港积极探索数字资产行业的机遇。
非正式点对点加密货币交易的兴起与成功
报告显示,在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该国的原始交易量超过了香港的数字交易量。1万至100万美元的零售交易额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数据服务提供商平台Chainalysis指出,中国相当一部分数字资产活动是通过非正规、不受监管的点对点业务或场外交易进行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灰色市场";
在香港,提供'轻度监管'服务的实体数字兑换店正在兴起。这些实体店,如 Crypto HK,可以让客户以最低的要求购买加密货币,而且无需提供身份证件。
中国对房地产业的打压和股市表现不佳削弱了人们对传统投资的信任。随着房价下跌,沪深 300 指数自 2021 年初以来下跌了 50%,投资者开始寻求另类资产。
报告强调,自10月中旬以来,比特币价值大幅飙升50%,这引起了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寻找机会的投资者的注意。
鉴于经济不景气和寻找传统投资替代品的愿望,中国投资者正在探索参与数字资产市场的创新方法。尽管面临监管限制,但加密货币的诱惑力依然存在,金融机构也在涉足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企业。